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大明文魁》
第(2/3)頁
當(dāng)下林延潮稱謝一句,坐在炕邊,屁股只是微微沾了點邊。
申時行見林延潮舉止合乎分寸點了點頭。
當(dāng)下自有人上來將炕桌上滿滿一桌子菜端下。林延潮看著滿桌的美味,而自己卻是饑腸轆轆。
“賢侄。”申時行開口道。
林延潮收斂心神,認(rèn)真聽著。
申時行道:“老夫同貞耀兄都是嘉靖四十一年進士,入翰林院后,又共處三年。貞耀兄散館后外放,也從未斷了書信……”
這一段話,說來即是敘關(guān)系了。這番話林延潮說來,或者換申時行說來就兩個意義了。
林延潮說來在就是在攀附,而申時行說來,就是籠絡(luò)。
當(dāng)然申時行這些話在林延潮一進來不說,而是放在現(xiàn)在說,大約就是比之前高看了一眼的意思。
接著申時行又問了林延潮一些話,大約是書讀得如何,閩地的風(fēng)土人情啊,老夫也聽說過你的那本尚書古文疏證,太忙了沒時間看,聽起來很不錯,改日看看。
那種官場里,一見面主角的‘神馬屁’拍得高官欲仙欲死的,不存在于現(xiàn)實之中。
若是抱著這個指望,只能說這個人活在夢里。
初次見面,自是不可能談得太深入,點到即止,彼此揣摩個大概,若是一開始打真軍,來真槍實彈,那就是交淺言深了。
二人相談申時行多是在發(fā)問,對方問一句,林延潮最少要答三句以上才算將話接下。
林延潮穿越前也只是混過清水衙門,對于部級廳級的官員,也只到我認(rèn)識他,他不認(rèn)識我的程度。
到了這一世碰上申時行這等副國級BOSS,算頭一遭,不由又拿出當(dāng)初辦公室應(yīng)對領(lǐng)導(dǎo)的經(jīng)驗,林延潮自我感覺雖談不上絕對得體,但也不會出太大差池就是。
不過申時行倒是個好說話的人,他偶爾也用他一口地道蘇州口音說一兩個俏皮的笑話,舒緩一下氣氛。
二人談話還算流暢,令林延潮忐忑之情去了不少,申時行是屬于那等大官小做的官員。
這樣的官員,不擺架子,且越是身居高位,越謹(jǐn)小慎微,不敢出絲毫差錯。與明史那句點評他的‘蘊藉不立崖異’,算是十分符合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