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一章 眾望-《大明文魁》
第(2/3)頁
林延潮微微一笑,大方拱手而起,向附近的舉人作了個團揖。
眾人沒料到林延潮如此有儀,這時大家都是反應過來,幾十人也是一并向林延潮作揖行禮。
相視一笑,眾人沒有交談,不過都是心照不宣。
眾舉人對林延潮不免有幾分好感。
見一旁同鄉(xiāng)對林延潮這么敬重的樣子,劉廷蘭紅眼病不免又犯了心道:“沒料到這小子,名氣居然達到這個地步!”
這時天空微明,但仍是烏云密布,令人感到幾分壓抑,透不過氣來。
這時但聽龍門一聲放炮,眾舉人開始入場。
當下入場的是湖廣舉子,這是違反常例的,兩京十三省的士子,為何要讓湖廣舉子先走?
于是下面的舉人不免議論紛紛,會試前各種黑幕說層出不窮。
上一次殿試,三鼎甲,狀元是投效張居正的人,榜眼是張居正的兒子,探花是張居正的同鄉(xiāng),滿城所有舉人對張居正都是心懷怨氣的。
眼下一點點小的不滿,都是引起眾人的憤怒。
林延潮看了一眼,繼續(xù)在雨中等待。
到了快中午時,下面終于輪到福建舉子入場了,林延潮緩緩走向貢院,抬頭打量。
這順天貢院,貢院大門五間,即為龍門。中間三門上有橫匾,中門上題天開文運,東門上題明經(jīng)取士,西門上題為國求賢,四周高達一丈五尺多高的棘墻等。
貢院里有九千多考棚,以木板房搭蓋,十分容易著火。
天順七年,會試第一場的夜里頭,考場著火,燒死了九十多個考生。明英宗給死者每人一口棺材,埋葬在朝陽門外的空地,并立碑天下英才之墓,人稱舉人冢。
不過前段張居正上表朝廷,將考棚的全木制結構改成了磚瓦結構,但是以大明朝辦事的尿性,搞了半天只是完成了三分之一。
到時候能不能住入磚瓦結構的考房,只能憑考生自己運氣了,若是到傳聞中的雨號,臭號,只能怪自己手氣不好。
浙江舉子搜檢完了,當下輪到福建舉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