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大明文魁》
第(2/3)頁
然后朱翊鈞又下令其余卷子盡數除去糊名,除開已是揭名的林延潮,張懋修,殿試其他前十名如下。
漢陽,蕭良有。
華州,王庭撰。
烏程,董嗣成。
無錫,顧憲成。
晉江,溫顯。
蒲州,張泰征。
昆山,李同芳
吉安,王德新。
其余人的卷子皆在案上,而張懋修已是保送入三鼎甲了。
這時候一名讀卷官道:“漢陽蕭良有的文章,可入頭甲。”
當下又是幾名讀卷官聯名保薦,于是朱翊鈞點了點頭,在蕭良有的卷子上勾了圈。當下蕭良有也入頭甲。
現在就是頭甲,三鼎甲的最后一個名額。
朱翊鈞拿起一份卷子問道:“眾位卿家,林延潮與張懋修所見略同,各位覺得侯官林延潮的文章如何?”
堂下原本幾名反對的讀卷官面面相窺,他們本來根據殿試第二道題目,可以反對林延潮的,比如媚君啊,厚顏無恥拍馬屁啊,非直臣所為等等借口!
但天子先問幾位大臣,張懋修文章是否能入頭甲,再說二人所見略同,這就有幾分以子之矛攻己之盾的意思了。
攻擊林延潮就是攻擊張懋修,而張懋修已是入了頭甲,再攻擊他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看來這位天子,雖還年輕,雖未親政,但在與諸大臣的每天\'交手\'中,慢慢的磨練出自己的本事來了。
幾位讀卷官這么想著,紛紛暗底下心道,林延潮真是好運氣啊。他們自然是不相信,林延潮在殿試之上,作這第二道題時,就猜出了自己會與首輔之子的卷子同入前十,故而才敢這么答。
之前反對林延潮的讀卷官拿不出攻擊的口實,于是集體啞巴了,何況他們也看出天子的心意來,也不想在天子面前討沒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