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大明文魁》
第(1/3)頁
聽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林延潮赴完恩榮宴后就回了會館。
喝了陳濟川端來的醒酒湯后,林延潮沒有馬上睡覺,將恩榮宴上的事反思一番,恩榮宴開始自己表現還可以,但是幾杯黃湯下肚后,再被何洛書挑釁后,自己脾氣就爆發出來了。
醉酒雖有其因,但更重要是得志而傲心理爆發,自己本就有好戰斗的性子,小時候與大娘一場罵戰,差點被鄉人譽為洪塘罵神。
這個脾氣,以后入官后,一定要慎之戒之,能玩暗的,絕對不來明的。
于是林延潮將申時行那句‘人上之人,視人為人,人下之人,視己為人’的話抄寫起來放在案頭上。
以往自己讀書時,案頭上放得是林烴贈自己的那句‘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現在自己已非青衿士子,讀書作學問雖不可放下,但為官入仕,就用申時行贈自己的話,來用作警醒自己。
做完這些事后,林延潮這才回房合衣睡下,一覺到天亮。
恩榮宴后次日,林延潮率三百余進士拜謁孔子廟,行釋菜禮,最后去碑林刻石留名。
國子監旁的孔廟碑林,被稱為四大碑林之一,刻著元明兩朝數千名進士的名字。
每一塊碑上就刻著一榜進士的名字,巨大的石碑上留著是讀書人的榮耀。
“雁塔題名第一事!”
眾讀書人到了這一刻都是倍感高興,他們見證了歷史,也成為了歷史。
林延潮穿著狀元的冠帶,也是遙想當年白居易年少中進士寫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來。
那么自己是不是要寫‘孔廟碑林題名處,三百人中最少年’呢。
這時工部負責碑刻的官員笑著道:“狀元郎可知要添兩塊碑了?”
林延潮與眾進士們奇道:“為何是兩塊碑?”
官員笑著道:“是這樣的,商文毅公三元及第后,景泰年間國子監在文廟外殿別立一碑,以彰其名。而狀元郎乃商文毅公后三元及第第二人,自也是別立一碑供萬世讀書人的瞻仰。”
眾進士聽了都是滿臉羨慕嫉妒,我等不過一碑上小小的名字罷了,你還可以三元及第獨立一碑。
林延潮謙虛道:“我豈敢與商文毅公并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