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第三更)-《大明文魁》


    第(2/3)頁

    “我覺得最氣人的是,書成之日,參與修纂官都能升一級。但修了多少怎么算,你修一百卷,算是修纂官,但修一卷,也算修纂官。會典緊修慢修,終有修成了一天,最后大家都能升遷一級,我等這么拼命作什么?”

    “不是我等拼命,是蕭編修在光學士面前攬事,還夸下海口。”

    聽了檢討的議論。陳思育為何找林延潮,蕭良有來修纂大明會典的事,也是明白了。

    修纂大明會典。是眾翰林們雨露均沾的事,干多干少一個樣。資深翰林們,熬了幾年,結果稿子被張居正退回,都不愿意再干。

    至于陳思育沒辦法,資深翰林不干了,只好新翰林來干了。蕭良有他們新入官場嘛,沖勁十足,修纂大明會典之事。又與他們利益相關,故而此事落在林延潮。蕭良有身上也是理所當然。

    大明會典是張居正親手抓的事,他是要憑此會典留名后世的。可會典初稿交上去。結果張居正十分不滿意,親自批示要修纂的官員‘事必專任,乃可責成’。張居正的意思,就是實行層層問責制。

    所以副總裁余有丁,許國被張居正訓斥了一頓,余有丁,許國二人針對大明會典的錯漏,擬定了一個重修凡例后,然后將陳思育訓斥了一頓,再令他重修。

    一級壓一級下來,也不是陳思育,一心要坑林延潮和蕭良有。這件事就是燙山芋,就交蕭良有辦好了,就能連升兩級,辦不好就要背鍋。

    蕭良有這人是爭強好勝了一些,這也是人之常情。林延潮不會因此拖他后腿。

    就如這翰林院里,大家都去溜須拍馬了,那么實事誰來干?

    早一日修成會典,自己也可升至中允,倒是蕭良有之前懷疑自己不肯盡力。

    有了陳思育監督,眾翰林都開始賣力干活,而蕭良有為總修纂,自是按照重修凡例逐條對修纂官分配。稍后太仆寺,光祿寺,工部等部的催纂官前來,送上各衙門新造的行事見例,以及造表文冊。

    大明會典是以官統事,以官署為綱目,分門記載,所以每個衙門都要有催纂官,來配合翰林院重修大明會典。

    而林延潮分配到的正是他不擅長的典章這一塊。兩****要重修五個條例,分別是天子巡狩,親征,論功行賞儀,獻俘,宣捷。

    其他同僚分配到事,都是比照一條條條例去各本典籍里查,依照典籍比對后,對條例進行重修增補,并注引出出處。在眾人中,蕭良有有這些史籍,典章,律例的底子,故而查起條例來特別快。

    而林延潮之前全部功夫都是放在經學上,對于史籍雖有涉獵,但談不上精熟,至于典章,律例也是對本朝有了解,對于前朝的就遜色許多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