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大明文魁》
第(3/3)頁
“那請問以往的慣例呢?”
“首輔大人說過,行文不得有枝蔓之詞,狀元郎自己把握吧。”
“多謝了。”
對方走后,林延潮拿起手本,心想張居正看得倒快嘛,自己費了快一個時辰功夫給你摘抄,你兩三眼就看完了。
至于題本,就是內閣寫給天子奏事,公事用題本,私事用奏本。
林延潮翻開手本,看揭帖上沒有張居正的批注。林延潮不由尋思這替兵部送上來保薦武官的文書,不該是由兵部上題本給天子嗎?怎么是交張居正上題本。
林延潮猜不透,但決定將這念頭爛在心底。
參預樞務,就是自己可以知道,知道不等于能過問,問了就過界了,犯了大忌。咱就是筆桿子一枚嘛。
于是林延潮將手本又放下,去東房的典籍吏那取了專門給天子進呈題本的題本紙。
這題本紙和奏本紙看似簡單,但其中有秘密。
不同衙門之間呈給天子御覽的題本紙不一樣,紙張的長寬高都不等,一品二品衙門用一等紙,三品衙門,四品衙門用紙也是不同,如此天子一收到題本,就知道是哪個衙門發出的,而且不易偽造。
林延潮將題本紙拿回直房后,心想這上萬字的手本明顯是太冗長了嘛,而且言辭啰嗦,文采遜色。
既是張居正說行文不得有枝蔓之詞,那么自己可以刪減一番。
于是林延潮一邊磨墨一邊醞釀,方才那上萬字的手本,自己看了兩遍,早就在腦海里倒背如流了,所以手旁的手本他連看都不用看一眼,直接就在腦子里醞釀就好了。
片刻后,林延潮有了思路,當下奮筆疾書,將這上萬字手本內容精簡成三千字。
寫完之后自己直入文淵閣張居正的首輔值房。(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