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救兵來了-《大明文魁》
第(1/3)頁
大明官員有兩萬多人,京官一千三百余人,對于天子而言,要記住官員的人名是很難的。
一般而言,六部尚書,二品大員以上,皇帝才會主動留心去記你名字,至于其他人等,能被天子記在心底就看自己造化了。有海瑞死諫嘉靖帝的例子,所以很多明朝官員為了博名博出位,都是上諫天子,說天子這不行那不行。如此倒是能被天子記住,但留下的都是惡劣的印象,皇帝對這樣大臣,一律視為賣直沽名。
而林延潮不搞任何出位的手段,卻能被天子記在心底,就是他的本事了。
在場的吏部尚書王國光,以及曾省吾等人都是略有所思,至于林延潮行蹤究竟如何,此當由翰林院陳思育來答。
不過眼下林延潮在內閣辦事,需是由三位閣老來回答。
張居正沉默不語,調查這一次內閣泄密之事,是他的意思,但如何審問,他沒有過問。
內閣里的庶事,一般是由張四維打理的。
張居正身子一側,眼睛的余光看向了次輔張四維。
張四維此刻也很不好答,林延潮是天子親點的經筵官,此代表天子對他的賞識。若他此刻說林延潮涉及內閣泄密一事,被錦衣衛拿下,關押審問。
這不是在這么多人面前打皇帝的臉嗎?
張四維絕不會犯這個錯誤,于是出班道:“回稟陛下,林修撰身有庶務,陛下是否要讓他至文華殿面圣?”
張四維當然不能說林修撰身有庶務不能前來,因為經筵之事,在于啟沃君心,向天子進講,
臣子的事,絕不可能比皇帝的事重要,就算林延潮有庶事在身,能有什么庶事比經筵更重要的?
張四維強行在天子面前,不讓林延潮參加經筵,就是說不通了。
小皇帝聽了點點頭,張四維這么說了,他也不會勉強了,難道追問林延潮因什么事不能來。但就在這時武清伯李偉上前一步道:“陛下,微臣聽聞,林修撰乃是當今狀元,又是經學大家,若是經筵上少了他恐怕會失色不少。”
武清伯李偉這么說,明顯是來拆張居正的臺。他在宮里耳目眾多,林延潮兩日沒有到內閣上班,這事稍一打聽就知道了。
李偉這么作,是要把內閣泄密的事捅到御前上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