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大明文魁》
第(2/3)頁
林延潮心想,果真是孫承宗,有錦繡之志,看他意思,確實不甘于一輩子只作一名幕客,既是如此與其強留他在自己幕下,傷了情面,倒不如早點將話說開。
孫承宗聽林延潮話風,知自己說錯話了,連忙道:“狀元公見笑了,孫某不過是隨口說說的,在下一個落第秀才,還談什么其他。”
林延潮道:“無妨,我還要謝孫朋友能直言相告呢。若是孫朋友真有志,兩年之后,我可與你薦書一封,無論邊關博一個總兵幕,或去大同博一個巡撫幕,甚至你有意去哪位大人幕下,我都可寫信薦你。”
孫承宗疑惑地問道:“狀元公的意思是要我去別處?”
以往東家對幕客,都是來則用之,若是能得到東家賞識的,幕客要辭幕,東家會不高興,最后弄得兩邊都是不快。而林延潮不僅同意孫承宗辭幕,還愿給他找下家。
林延潮笑道:“人往高處走,若是孫朋友豈是一輩子甘作一幕客之人。你若是將來飛黃騰達,我不高興還不及。再說你來我幕下,費兩年光陰,我自也不能薄待于你。”
孫承宗正色道:“多謝狀元公之言,若是將來孫某有成,必不忘今日之恩。”
林延潮見孫承宗答允,滿意地點點頭。
對于孫承宗這樣的大才,若是一生在自己幕下做事,那無疑是屈才。走上另一條軌跡,此孫承宗,恐非彼孫承宗了。但平白放過也實在太可惜了,這畢竟是有力臂助。
何況孫承宗有心科舉,他若如歷史上考上進士,入了翰林院,那么他在朝廷對自己的臂膀,遠遠比在自己幕下幫助更大。
林延潮既將孫承宗收入幕下,就要想著如何治幕?
他想起年輕時初入仕途,動不動就喜歡研究成功學。國人的成功學并非研究卡耐基,而是做官須看曾國藩,經商必讀胡雪巖。
林延潮就讀曾國藩的傳記,曾國藩平太平天國時,他幕下的幕僚都當時一時之選,人才匯集。
而曾國藩能匯集人才,治幕的手段也是古往今來沒人比得上的。
有一人曾再曾國藩與李鴻章二人幕下都供事過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