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零五章 就是怕錦衣夜行啊-《大明文魁》
第(1/3)頁
林延潮坐著馬車沿著水部門大街而行,到了而今登瀛坊坊,但見地上都是鋪著石坂路,還未走至巷口,遠遠就見到一座石頭牌坊。
牌坊作何之用?最早是古人的門坊,宋朝以前城市實行是里坊制,有城必有闕,有坊必有門。
在每一坊在坊門上榜書其名,榜其閭里,也有的世家在家門前豎一烏頭門,左書閥(功業偉績),右書閱(履歷,家族淵源),這叫左閥右閱,以此烏頭門與同坊里的閻閭區分開來,故而世家門閥,也被稱為閥閱。
到了明朝,門坊之制已是取消,但在家門前立一牌坊,取代烏頭門之用,替代作為顯赫人家與平民區分門第之用。
在明朝何等人家為高門?當然是論科第出身。
在一般小地方,中了舉人都是可以立一塊牌坊的,甚至官府還會給免費你立,不過這省城里最不缺的就是進士牌坊,僅僅近六十年就出了三位狀元,至于普通進士更是不知其數。
要立牌坊可以,官府不管你,自己建,而且大街小巷上不許。
但眼前這四柱三間七樓,可是省城里獨一份,不僅是石制,還是四柱八腳,立柱用包鼓石,此牌樓赫然豎立,遠遠就可見著。
看到這一幕,三叔與幾名林家下人都是滿臉的驕傲。
三叔與林延潮道:“這是朝廷為你立的,延潮去看一看吧!”
林延潮點點頭,然后走到近處,但見牌坊下先立著一石碑,上書‘奉旨文官經此下轎,武官至此下馬’。
看過這霸氣外露的石碑后,林延潮抬起頭從下往上看,但見牌坊三面,中間最高,左右次之。
左首的牌匾上書‘解元及第’,下豎寫兩行小字‘萬歷丙子科’,‘福建鄉試第一。’
右首的牌匾上書‘會元及第’,下豎寫‘萬歷甲辰科’,‘中式會試第一’。
中間最高的牌匾上書‘狀元及第’,左書小字‘萬歷甲辰科’,右書小字‘侯官洪塘林延潮’。
這一面牌坊就是一名讀書人一生的榮耀,三面牌坊并立,整個天下論此牌坊除了淳安的一座,恐怕也唯有福州府的這一座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