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七章 關系-《大明文魁》
第(2/3)頁
林延潮訝然道:“這學生還以為元輔與高新鄭已是不共戴天呢?“
申時行搖了搖頭道:“并非如此,二人只是政見不一罷了,高新鄭罷相后,曾派仆人至京師寓所取舊物,元輔找仆人問詢,仆人說高新鄭回鄉后大病,又經王大臣一事后受驚,恐怕沒有幾年了。當時元輔聽了為之垂淚,當下贈以高新鄭價值千金的玉帶,器幣之物,讓仆人帶去。“
林延潮聽申時行這么說,不由道:“看來元輔還是很念舊情的。“
申時行卻道:“是啊,數年前元輔回江陵歸葬,途徑看望高新鄭,當時高新鄭已不能起身,元輔入內,二人于臥內對視而涕,隨行之人見了這一幕無不感動。“
“是年,高新鄭病故,元輔曾與我言,三十年生死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心裂肺,痛何可言。當時其家人來京為高新政求恤典,持千金之物要獻給元輔,希望元輔能為他在天子面前良言。當時元輔推卻沒有要,其家人道,高相一生清廉,身無長物,唯有當年元輔所贈此千金一直攜在身邊,沒有花去一分一毫。今日獻給元輔,希望元輔見此物如見高相。當時元輔聽了大慟,于是收下,奏請朝廷以楊一清例下恤典。不過馮司監他卻仍記舊恨,下中旨只給高新鄭半葬,在祭文里仍有貶詞。“
林延潮聽了張居正,高拱這段故事很是感慨。二人皆有經世只抱負,彼此還是至交好友,但最后卻落到這個地步。
但林延潮也從申時行的話里聽出。
張居正雖不厭惡張四維,但也沒把他當心腹來看,張四維在內閣也只是守位而已。而且雖說張居正最后與高拱修好,接納了張四維,但馮保卻沒有接納張四維。
當年馮保將高拱趕出京城后,還不放心,搞了一個王大臣案,想要將高拱趕盡殺絕。所以馮保對于高拱親信張四維一定是心存防備的,二人的關系肯定不好,但奈何馮保和張四維都是受李太后器重的,兩人也鬧不起來。
不過大明朝一貫有次輔斗首輔的歷史。張四維在內閣里雖沒有多大權力,但可以制約張居正。此外吏部尚書王國光,武清伯李偉都是他老鄉,已故去的前內閣大學士馬自強與張四維也是兒女親家,這等背景何等了得。
故而王篆,曾省吾不僅沒有把張四維,當作張黨的心腹,而且一直都是防著張四維一手。
這就是現在內閣里幾位大佬間,錯綜復雜的關系。
馮保與張四維二人關系不好,所以林延潮在馮保面前提及時張四維就要小心說話,在張四維也是一樣。如果上一次林延潮在張四維面前,提了馮保半句,那么自己的主意,肯定不會被張四維采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