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第一更)-《大明文魁》
第(3/3)頁
所以坐講是尊師重道,站講是君尊臣卑。
到底是師禮重,還是君禮重,講究辯名的宋朝大臣,為此爭論不休。
這爭議持續到明朝,問題終于獲得解決。有朱元璋在,大臣們就不討論到底是坐講還是立講了,大家直接跪講。
朱元璋后,雖恢復了立講,但他的后代子孫明景帝每臨經筵,就令中官擲錢于地,任講官遍拾,號稱恩典。
官員以任講官為恥,直到嘉靖以后,官員勢力抬頭,終可與皇權抗衡。
于是官員們延續了朱熹道統與治統之論。朱熹講圣圣相繼,儒者傳先王之道,從堯舜一直傳到了程朱,道統在于讀書人一邊。
道統為儒者之統,治統為帝王之統,二者并行天下,而道統當指引治統。所以經筵就讀書人,道統當指引治統的場合,儒臣以講經史的辦法影響皇帝行為,涵養,德行。在大臣們前后努力下,經筵講官的地位終于得以拔高。
文華殿上,林延潮與眾經筵官正在演禮。
講官進至在哪里而止,何處作揖行禮,講官與展書官如何配合,必須一一演練。
眾經筵官都到了,唯獨周子義未至,少了他,大家排練起來總是少了一環。
正在這時,一名大紅纻絲紗羅服的大臣走上文華殿來。林延潮認得對方正是國子監祭酒周子義。
對方雖是姍姍來遲,但林延潮還是需上前行禮道:“侍生林延潮,見過周前輩。”
周子義點點頭問道:“演禮如何呢?”
“正要請周前輩指教。”(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