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吳堪也不是貿(mào)然出頭,林延潮確有‘偷換概念’之嫌。 朱子原文是亙古亙今常在不滅之物。雖千五百年被人作壞,重殄滅他不得耳。 這道指的是人道。 見吳堪質(zhì)問,林延潮從容道:“天道,地道,人道并為三才,人道不能舍天道而獨運。” 林延潮的回答,不能令吳堪滿意,他冷哼一聲道:“此強為之說,汝所說人道不息,言下之意,暗指漢唐之君可接三代之統(tǒng)緒,可林中允以為漢高祖,唐太宗何如人也? 林延潮道:“漢祖唐宗皆雄主,又何必多問?” 吳堪道:“此言差矣,漢高祖拋妻棄子,唐太宗手足相殘,此二君縱創(chuàng)立不朽基業(yè),但無明理,以修內(nèi)圣之心,于齊家明倫有虧,天下人心不服,豈能與三代之君相較?” 劉邦將兒子女兒丟下馬車逃命,李世民殺李建成,李元吉,這等行為有悖人倫,在儒家眼底,德業(yè)是第一位,功業(yè)是最末,這等德業(yè)修行如何與三代之君相較。 方才諸人,除了周子義外,都沒有與林延潮辯論,超過三句話。 曾省吾眾人見吳堪居然與林延潮有來有往,斗了這么多回合,都是大喜心道,此子智盡了,任你辯才無雙,但一人怎辯得過我們這么多人。 吳堪也是信心大作,一副中流砥柱的樣子立在殿上,他自信他的辯題足以難道林延潮了,就是不能,也可讓他絞盡腦汁。 但林延潮微微一曬反諷:“真世儒之見,齊桓公殺公子糾,公子糾大臣召忽殉死,管仲不殉死則矣,反仕殺主之君齊桓公,此仁乎?孔子卻道,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齊桓公,管仲,以霸見仁,霸者雖有小失,但其功甚大,此功便是大德。高祖有救時之志,太宗有除亂之功,此非大德乎?汝平日自處曰義曰王,漢唐做得成者曰利曰霸。汝說得雖甚好,難道做得便是錯?一旦國家有事,汝能堪亂救時乎?坐議立談無人能及,臨機應(yīng)變百無一能,誠為儒者笑爾。” 吳堪被林延潮說得滿臉通紅,數(shù)度想反駁,最后為‘誠為儒者笑爾’的暴擊后,掩面退下。 我還能打十個!畫外音響起。 竟連吳堪也敗了,小子猖狂,我等不服!同為畫外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