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jīng)勝負-《大明文魁》
第(2/3)頁
張居正道:“方才辯經(jīng)林中允言辭精妙,不過還是有失當不謹之處,與人相論,切不可自負,需求教之心。林中允未免才高而學未粹,氣豪而心未平,而辯經(jīng)之言也不是發(fā)前人所未有之見,他所研之道,更近乎永嘉之學。”
小皇帝聽張居正這么說不解,心道這永嘉之學是什么?
馮保在旁低聲道:“陛下,永嘉之學又稱浙學,盛于南宋,學派倡功利而薄性命,又稱事功之學。”
“那為何朕沒有聽說過此學派?”
“其學派于宋元之際斷裂,已是沒有師傳。”
小皇帝聽馮保這么說恍然道:“原來如此。那林卿家今日辯經(jīng),就是引自此學。林卿家的學識實在是太淵博了。”
林延潮聽張居正這兩句‘才高而學未粹,氣豪而心未平’,知是來形容,永嘉學派陳亮的。
陳亮是南宋狀元,永嘉學派中承前啟后的人物,當然也持事功之論,擅長雄辯,不見容于理學,還曾因其負氣傲睨的性格兩度下獄。
不過方孝孺卻很欣賞他,曾夸陳亮一句,人不以為狂,則以為妄。
當年林延潮讀此句時曾心道,人不以為狂,則以為妄,大丈夫當如此。
換了旁人會因張居正這話動怒,但林延潮這等深譜\'官場語言\'的卻怎么聽不出來。張居正面上是斥自己,但隱隱也是點醒自己,不要亂說話,在這理學為顯學的時代,你身為一名官員大發(fā)什么闕詞,小心將來重蹈陳亮的覆轍。
張居正又道:“縱觀林中允殿上所言,一語概之,即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如此三代圣賢則枉作功夫,其弊,上無兢畏之君,下有窺視之臣,以為天命可以偶得,此論實不足以為儒者之經(jīng)。”
張居正這么說,就是代表官方的態(tài)度了,兩百余年來朝廷上來都是以程朱理學的理念來治理國家,雖然受到王陽明心學的沖擊,甚至出現(xiàn)好幾科都是心學狀元的局面。
但大體上還是理學占據(jù)上風,理學出身的進士比心學的多。
你林延潮縱然是在今日經(jīng)筵上舌戰(zhàn)群儒,大獲全勝,但要以你的觀點取代,程朱理學,是根本不可能的。
張居正這話當然得了眾理學官員的一致支持,低聲討論,林三元于經(jīng)學之處確有見地,但知識辯論有道,縱是才氣豪邁,不算大家之言。
狀元公的話,聽個新鮮就好了,平日還是要以程朱之理奉行,這才是讀書謹身之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