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第二更)-《大明文魁》
第(2/3)頁
孫承宗又道:“昨日我出門見幾位昔日同案時,見東翁在經筵辯經時所言,被人從邸報上載為文章,眼下滿城讀書人談論最多的,就是這事功之學。此刻不知多少讀書人在挑燈也讀,掩卷繞室呢。”
林延潮聞言心想,果真不出自己所料,經筵辯經的事這么快就傳開了,這京師就是這天下最大的名利場。
自己以往在家里寫一本尚書古文疏注,半年一年方才有些名氣。而身在京師就不一樣了,邸報一出,官員和讀書人紛紛傳抄,這還沒三五天名聲就起來了,去年的漕弊論,也是如此。
不過林延潮也有在其中推波助瀾,邸報是由通政司出版,若非他下大力氣,塞了一筆錢給通政司的管事官員,否則這經筵辯經的文章還不一定能放在邸報上。
這就相當于后世,林延潮的言論上了‘人民日報’,這既是為己揚名,其中也有幾分投石問路的意思。當然理學讀書人認為求義不求名利,花錢給自己打這樣的事,也只有林延潮這等事功派才干得出來。
林延潮先向孫承宗問道:“讀書人有何反應?”
孫承宗道:“眼下邸報才抄行三五日,眾人反應不一,我擔心東翁會引來不小的爭議。”
林延潮料想邸報一出,自己事功之學會遭到不少理學老學究的激烈反對,但他還是覺得利大于弊。
“孫先生依你之見呢?”
孫承宗聽了一愣,然后道:“東翁,平心而論,整日言及讀書經世的讀書人,實也是不少,看看茶樓里,以及書院中就知道了,但不少讀書人整日卻流于評論國事,好放大言,仿佛只要自己任事,就能革除天下之弊。事功之學,本意確實不錯,但依我看能不能成,主要是看事于不事,談與不談,否則還不如性命之學。”
林延潮從孫承宗所言可以聽出,他的觀點與趙南星差不多,整日空談心性的人固然遭到鄙視,但這邊又不去做事,以抨擊國事為業的鍵盤俠,也好不到哪里去。反而從朝廷眼里,空談性命的腐儒要比那些鍵盤俠好一百倍。
“孫先生這番話真金玉之言。”林延潮由衷地言道。
孫承宗連忙道:“孫某一時口不擇言,還請東翁恕罪。”
林延潮連忙道:“先生別這么說,吾所論確有不周之處。”
一旁徐火勃卻是大為好奇問道:“還有這事?老師你以往為何都不與我說這事功之學呢?”
林延潮聽了笑著道:“你學問未立,還是少談為好,否則易于思而不學則殆了。不過你讀書可不局限于孔孟經義之內,還記得你拜師第一日為師與你說得話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