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第二更)-《大明文魁》
第(1/3)頁
陳濟川與展明給林延潮去備馬車。
林延潮走至正堂,就聽一陣爭吵。
林延潮走到堂下,但見兩名弟子陶望齡,徐火勃二人,與孫承宗正在爭執。
林延潮板起臉來道:“你們這是要做什么?”
陶望齡,徐火勃見林延潮一并垂下頭道:“老師。”
林延潮向孫承宗問道:“他們要作什么?”
孫承宗不敢說,陶望齡則是拜下向林延潮叩了頭,然后直起身子道:“老師,眾士子于長安門前叩闕,弟子不才愿同往。”
徐火勃亦是跪下道:“老師,弟子也要同往!”
林延潮見二人如此點點頭道:“好,你們去。”
陶望齡,徐火勃一愕。
“出了這門,以后就不要說是我的弟子。”
“老師。”陶望齡,徐火勃一并急道。
孫承宗與林延潮道:“東翁,這兩位弟子,不過意氣用事,切莫生氣。”
林延潮道:“我哪里生氣,只是恨鐵不成鋼而已。”
徐火勃在林延潮積威下,當下不敢再說,但卻是滿臉焦急。
但陶望齡卻昂著頭道:“老師,這些士子都是為了老師的永嘉經學向天子叩闕,我等身為老師的弟子,若不前往,情何以堪。”
林延潮道:“吾學并非叫爾等叩闕上諫,驚擾圣駕之罪,你們擔當得起嗎?”
陶望齡眼中泛淚道:“老師,學生泣血而稟,我等怎么不知叩闕,驚擾圣駕,但長安門外的讀書人難道也是不知,只是我等都知道義所在罷了。為了老師所學,我等寧可負罪,也不能見圣賢之教斷絕在我們手中。”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爾等太魯莽了。”
陶望齡道:“弟子是魯莽,也知叩闕之事,兇多吉少,但就算失敗了,也可讓天下人知道,永嘉之學并非一二人之私學,也是有人為之流血,犧牲的。當年孔子周游列國,困于陳蔡,卻不改其志。只要老師在,那么永嘉經學就有希望。這沖鋒陷陣之事,由我們服其勞就好了”
徐火勃聽陶望齡這么說,頓時哭道:“老師,圣人教我們舍生取義,永嘉經學不絕,就是義之所在,弟子愿舍生從之。”
見徐火勃如此,一旁孫承宗忍不住舉袖試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