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大明文魁》
第(2/3)頁
“敢問先生這燕京時報,是打算如民間報房那般參考邸報而作嗎?”
林延潮點點頭道:“不錯,確實參較邸報。”
林延潮又沒有記者,不可能有新聞部,所以唯一消息來源就是邸報。
“那與民間報房又有何不同呢?”
林延潮道:“民間報房載邸報,而不評,而我們不同,載而論之。當然也不約束于此一類。”
眾弟子們聽林延潮的話,又是一陣議論。
郭正域問道:“先生,還可以以何為類?”
林延潮不答,而是反問弟子們:“你們以為該以何為類呢?”
陶望齡先道:“可以雜評為主,事功刊以介紹老師的經(jīng)學為重,我等弟子們的雜評為輔,那么燕京時報,就可以廣而論之,不僅僅是我事功學的雜評,天下各家如理學,心學,氣學,玄學,釋學等雜評都可交融,起百家爭鳴之效。”
陶望齡幾句話,一下子點燃了眾弟子們的熱情,眾弟子們紛紛私下議論。
賀子明道:“這么說交融經(jīng)學,時政的雜評,確實是一個新奇之道,只是評論政事,可能引起朝廷之不滿,攻訐經(jīng)學,可能隨時引來學術之爭,我們這么做,不是處于眾矢之的嗎?”
賀子明之言,再度引起了眾弟子們的議論。
陶望齡胸有成竹地道:“賀責編之言,確有見地,不過我們既稱時報,即奉中道而行。何為中道,中道既是天道,所謂天道即無私則大公。只要我們秉持執(zhí)中公允之道,就無任何人可以指責我們。”
林延潮贊道:“望齡真大才矣,我辦此燕京時報,并非為我事功學唱和,就算有否定于事功學之言,只要他說得有理,矣可載之。”
頓了頓林延潮又道:“我辦此報之初衷,并非革新天下之經(jīng)學,而是為了革新天下之輿論,在這里沒有一家之言,唯有百家之爭鳴!”
事功學的陣地,就在于事功刊,但燕京時報則不然,是一個平臺,提供百家爭鳴的平臺。
眾弟子們紛紛以為然。
徐火勃甚至總結道:“若說事功刊,是讀百家書,成一家言,那么燕京時報就是,以一家書,道百家言。”
弟子們討論了一陣,都說在燕京時報上,該如何補充時政,經(jīng)學之事。
但林延潮以為此卻不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