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大明文魁》


    第(1/3)頁

    明朝設立監察御史之制時,朝臣曾說過,治平三要。

    內閣掌印一要,吏部尚書一要,左都御史一要。

    意在議政,人事,監察,三權平衡。

    要出任十三道御史,由吏部推薦,之后監察御史復任和升黜由都察院考核,再上報天子。

    但御史任內不受吏部,都察院約束。若是天子愿意,監察御史升遷,使用,可不通過內閣,吏部。

    因此明朝御史權利極大,一封奏章可以隨時上抵天聽。為了制約言官,故而將監察御史,給事中都定為正七品,以起秩卑權重,以小制大之用。

    雖說以小制大,但言官卻干得不是很稱職。

    在嚴嵩,張居正這等權臣在位時,言官屁都不敢放一個,反而成為幫兇。

    張居正回鄉時,巡按御史趙應元不去。左都御史陳炌當下將巡按御史趙應元除名削籍。當時戶部員外郎王用汲看不過去,上書為趙應元求情,結果也被削籍。

    到了權臣不在位了,言官們卻紛紛冒出頭來了,動則抨擊朝政,彈劾大臣,無事不彈劾,無人不被彈劾。

    故而張居正在位時,鉗制言道,御史臺內眾言官,不敢鳥鳴一句。

    現在張四維感到言道失控時,為時已晚。

    張四維再想制約時,已是來不及,吏部尚書王國光,梁夢龍先后被言官彈劾罷免,御史臺的老大左都御史陳炌,因牽扯上張居正余黨的罪名,正一天一封奏章的向天子請求致仕。

    而彈劾陳炌的,正是自己的下屬,都察院里的御史們。

    連都察院的一把手,言官們都敢彈劾,還有什么事是他們不敢干的。

    言官徹底沒有制約,先是御史魏允貞乘勝追擊,上書直斥吏部,兵部選官制度不公平,都是授意于閣臣,或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令只知道逢迎送禮之人升官,而德高望重之人卻歷久不得升遷。

    這話看起來是十分大義凜然,政治正確,但對于內閣,司禮監,吏部警告的意思卻很明顯。

    魏允貞這一上書,張四維氣得大罵,什么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了。

    不僅如此,魏允貞再度上奏言,說了兩點一點是張居正在位時對吏部,兵部人事多有插手,以后內閣當引以為戒。

    這條也罷了,第二條將張四維直接氣得暈倒過去。

    這二條說,科考為天下之公,內閣輔臣不應以權謀私,取內閣之子為進士,科名與才學不合,理應給予罷免官職。

    這奏疏上完后,給事中阮子孝生怕張四維聽的不明白,直接點名道姓,說如張居正三個兒子張敬修,張嗣修,張懋修,前閣臣呂調陽之子呂興周,馬自強之子馬慥(張四維女婿)盡皆高第,應核其名實,以平天下讀書人憤恨。

    言官明面上彈劾張居正三個兒子,科考走關系中進士,暗中則罵曾身為會試主考官張四維取了張居正兒子,以及自己女婿,此舉實是徇私舞弊。

    還有張四維走關系中進士的長子張泰征,那是不是也要革除功名了?

    什么叫我發起瘋來,連自己都打,張四維整天在那邊喊著'事歸六列,言歸臺諫',好嘛,現在言歸臺諫了,人家已是來拆你的臺,把張四維也給坑進去了。

    張四維不得不撰文親自上陣辯解,說成祖建置內閣贊理機務,雖有輔臣不賢……因前臣行私而欲臣不與聞吏兵之事臣……此非祖制。

    至于宰相兒子中進士,宋朝宰相韓億四個兒子都中進士,也沒聽說當時有人說什么,臣又不是秦檜取其子徇私那等,為天下笑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