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大明文魁》


    第(2/3)頁

    天子閉目擺了擺手道:“知道了,你就替朕暗中盯著武清侯,至于張居正的案子繼續審下去,朕現在不信任何人的話。另外朕給你一道圣旨,允林夫人去詔獄中探視林延潮。”

    張誠垂頭道:“可是陛下,并無親屬去詔獄探視的先例啊!”

    天子道:“所以你才要偷偷的替朕辦妥此事,否則林夫人絕不會離去。”

    張誠走后,天子搖了搖頭道:“林延潮你說恥君不及堯舜,可朕要如何當這堯舜?”

    慈寧宮里。

    李太后中夜陡然驚醒,服侍多年的老嬤嬤立即至太后身旁道:“太后,有何吩咐?”

    李太后搖了搖頭道:“這安神香越來越不濟事了,上一次尚能睡至四更天,這一次還未中夜就醒了。”

    老嬤嬤道:“太后,那奴婢再給你點上一支?”

    李太后搖了搖頭道:“不用了,哀家是心底有事,故而心神不寧,服侍哀家起身。”

    李太后穿上衣裳后,于殿里坐下定了定神后問道:“皇上呢?睡了嗎?”

    “乾清宮那邊回稟,陛下剛剛才睡下,但明日早起還有日講,恐怕這還睡不下三個時辰。”

    李太后聞言心疼地道:“皇上也太不容易了,每日睡得少,還要處理朝政,還有林延潮那等不安好心的大臣們整日拿朝堂的事煩他,離間我們母子的關系。”

    老嬤嬤垂頭道:“太后說的是,林延潮那等大臣真是該死,千刀萬剮也不為過。但是陛下與太后乃血肉之親,這是無論如何也變不了的。”

    李太后道:“那未必,天子日漸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就潞王大婚的事,他就有看法。雖說潞王是他親弟弟,但他就不愿朝廷出這個錢,但他也不想想那些大臣背后的意思。”

    “今日是潞王,明日就是他的幾個兒子,哀家的幾個孫子。他也不想想將來除了太子外,他的兒子總是要封藩王的。今日潞王大婚,就藩的用度少給了。明日他的兒子就藩,大臣們怎么就甘愿,馬上就有一幫沽名釣譽,自命為民請命的官員跳出來反對。這個道理他怎么就不懂。”

    “他當了皇帝高高在上,九五至尊,怎么就不知給他弟弟,哀家的孫兒們留下些家當。都是手心手背的,怎么就不知憐惜一二呢。”

    李太后說這,不由落下淚來。

    老嬤嬤道:“太后息怒,陛下還是有孝心的,都是那些大臣們蠱惑圣上。其實上大臣們貪得錢又哪里少了,平日里皇上對他們睜一眼閉一眼的,不予追究也就算了,真的就以為自己真的清廉了?這當清官的都要貪個幾萬兩的。若真正的貪官,還不得貪個十幾,幾十萬兩呢。”

    “太后是天子的生母,潞王是天子親弟弟,這大明江山都仰仗你撐著,從國庫里拿幾百萬兩銀子來供養,這真不算多。這些大臣們監守自盜不管,反而指責起皇家,還自詡為民請命,這真是不要臉。換了洪武爺那會,一個個都該剝皮塞草的。”

    太后目光森然道:“是啊,是該好好辦一辦了,哀家就不信張居正,林延潮沒拿過一文錢,讓武清侯給哀家好好查一查。查實了,該剝皮的剝皮,該塞草的塞草。”

    冬十一月。

    京城發生了幾件大事。

    一事是戶部尚書張學顏上書,言眼下昭陵尚且完工,天子既要修離宮,還要建壽宮,開銷巨大。

    而在九邊軍餉就拖不支,黃河汛情朝堂拿不出一兩銀子賑災下,懇請宮中減少興造營建用度。

    張學顏上書后,天子大怒,要裁撤張學顏,后經內閣力保。天子改張學顏為兵部尚書。

    然后改命南京戶部尚書楊巍,為戶部尚書。

    楊巍任戶部尚書后,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上奏言先拿京官,河南省官員兩個月薪俸,為黃河賑災之用,壽宮營建先支兩百萬,至于建造離宮,補充軍餉等明年再說。

    天子允了楊巍所請。

    但戶部扣押官俸賑災此舉,卻令官員們罵聲一片。

    還有一事就是張居正抄家之后,當初說張居正貪污,言他'五步鑿一井,十步蓋一廬'的楊四知這些官員們,言之鑿鑿的上書說,憑著張居正的俸祿賞賜,就是當一百年的官,也攢不下這二十萬,由此可見證實他貪污無疑。

    另外他們還繪聲繪色地說張家三子,事先藏匿了兩百萬兩,并且已秘密將銀運回了湖廣老家,所雇用運載金銀的船只有百余艘之多,水上船只延綿十里,簡直是招搖過市。

    結果船過洪澤湖時,遭遇大風,船沉了不少,這一番話說來,仿佛楊四知親眼所見一般。

    他們要刑部嚴刑逼供將這筆銀子問出,結果張敬修受刑不過,供有三十萬兩銀子藏在了已被抄家的曾省吾,王篆家里。張敬修不堪刑訊,寫下絕命書后,于獄中自殺。

    刑部侍郎邱橓,與秉筆太監張誠繼續拷問張嗣修,張懋修二人,誓要將這不知何處的兩百萬兩銀子問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