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大明文魁》
第(2/3)頁
清流的官員中,第一翰林,第二御史,第三部曹。從翰林至御史,自己還是身處清流之中。
所以天子肯定不是讓自己去任監察御史的。那么天子對自己說這番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但見天子繼續道:“當初河南道御史至河南,除了視察賑濟災民之事外,其實還奉了朕的秘旨。”
一聽秘旨之事,林延潮心道完了。
河南道御史'被自殺',林延潮第一個反應,就是有可能朝廷賑濟災民中賑災款或者是賑災糧被地方官貪污了,然后道御史察到真相后被殺了。
但是說真的,貪污賑災款,對于大明朝官員來說,已是默認的潛規則,只要你不太過分,朝廷不會太認真追究你的。
那么這河南道御史被殺,一定另有真相,那真相就是……
但見天子有點怒而作色道:“他奉的秘旨是視察河工,歸德府大堤新修不過兩年,這一次竟至決堤,淹沒黃河下游幾十個州縣,消耗朝廷賑濟災款不知多少,米糧多少萬擔。”
“而數萬百姓死傷,百萬百姓無家可歸,無糧過冬,此事朕怎可姑息?朕記得當初你上諫時,就是為河南百姓伸冤吧。”
林延潮心道,這回可是不妙了。
這河工的事情就是一個大坑,從來說不清楚的。
平日官員貪污修河公款已不是秘密,但是你貪污之余,至少有一個底線,那就是河工之事,你不能馬虎,至少河堤要修得妥當,不能出如決堤水淹三千里的大事。
河工不出事,朝廷都會睜一眼閉一眼,管你在地方怎么搞,但現在河工出事了,那么士民百姓會問朝廷每年拿這么多錢治河,都治理到哪里去了?
所以天子這一次派河南道御史,就是去查真相了,抓幾個貪官污吏出來殺了,雖說起不到治本的作用,但至少可以平息民憤。
可是這一次河南道御史呂大人,卻悲催的被自殺了,這已經不是貪污的事,這是河南官場,或者說整個河道對天子,朝廷權威的藐視。
連監察御史你都殺了,下一步不是要扯旗造反了?
可是問題來了,連監察御史都殺,那么還有什么事,是他們做不出來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