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來是我等錯怪他了。” 眾人紛紛露出內疚之色。 這時一名商人上前道:“林三……不,是林司馬,從通州一路去歸德的路上不太平,你可要千萬小心啊。” 林延潮問道:“這怎么說?” 這商人道:“我剛從這條路上來,現在黃河北決,淹了運道,故而運河是不能走了,只能走陸路。但陸路不太平啊,別說現在河南,山東到處都是流民,今年北直隸遭了旱災,好幾個縣也在鬧饑荒,路上劫匪出沒,我此來京師,也是遇了幾次險。” 聽了這商人的話,林延潮不由質疑,自己身處的時代,真的是史書上所說的萬歷中興,大明朝正是盛世的時候嗎? 現在都如此狀況了,到了歷史上的崇禎年,那要天下大亂至何等程度啊。 之前說要從學于林延潮的弟子們,這時紛紛道:“我與老師一起去歸德府,人多也有照應。” 林延潮看眾弟子如此,不由搖頭,他們多是學生,心底有一腔熱血,但沒有辦事的經驗。自己此去歸德任同知,私下是奉旨查案的,故而必需挑選精干之人同去。 林延潮于是留下孫承宗,以及其他六個人在自己身邊,其余人就讓他們先回去。 之后林延潮立即回房寫信。 林延潮寫信給何人? 他寫信給朝堂上歸德府籍的同僚,同年。 說起朝堂歸德籍同僚,第一位就是原翰林院掌院學士,現任禮部右侍郎沈鯉。 沈鯉是商丘人,他與申時行雖是對頭,但待自己一貫不錯。現在的沈鯉號稱伊洛真儒,乃當今朝堂上清流官員名望最著之人。 林延潮若與申時行站在同一立場,與沈鯉剛,無疑會令自己名望大損,所以在沈鯉,申時行間,他打了左右逢源的算盤。 林延潮給沈鯉寫了一封信,信里說得很恭敬,自己去你老家任地方官,以后請沈老你多多指教了。 第二位是現任保定巡撫宋纁。 宋纁有一句話,林延潮在為秀才時很推崇,君子之為學也,將以成身而備天下國家之用也。 此人也是號稱正人,林延潮也是恭恭敬敬地寫信,前輩有沒有什么東西要捎回家里去的,晚輩可以順路幫忙。 第三位是呂坤,這位也是大賢,理學大儒,現任戶部主事。 不過呂坤是萬歷二年進士,與林延潮平素沒什么來往,寫信給他也是出于禮貌客氣。 接下來就是林延潮同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