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大明文魁》
第(2/3)頁
高淮等人見此大驚失色,若是逼的河南一省官員盡數辭官,那么他也要吃不了兜著走。
高淮安撫道:“撫臺與列位大人盡管寬心,回宮后咱們會將馬玉之罪如實稟告圣上,還河南百姓一個公道,至于辭官實在不必如此。咱家只是要一個交代而已,沒有追究的意思。”
聽高淮之言,眾官員這才點點頭。
楊一魁當下道:“公公既要交代,那只有委屈林同知了,來人先將林延潮收押,等待發落!”
文官殺死太監,從無先例。
雖說開始是圍毆,但最后花瓶那一下,終歸是林延潮砸的。
高淮已答允開脫,但最后如何處置,還是必須由天子定奪。
但馬玉終究是太后,潞王的人,這二人自是要將林延潮處之而后快了。
辜明已此刻已是接受了馬玉被殺這個事實,見林延潮被押,不由雙目一瞇,心道此子此舉利人而不利己,但看起來他并非如此之人,莫非有什么蹊蹺?
兩名巡撫標兵上堂,一左一右上前對林延潮道了一句:“林司馬得罪了!”
眾官員目露悲色,最后他們保得住自己,保不住林延潮。
林延潮卻是神色平和道:“還請二位且慢,我最后有一言要說。”
二人自是不敢動粗,退至一旁,眾官員也是看向林延潮。
楊一魁問道:“林司馬有何話要說?”
林延潮道:“馬玉殘害民間,侮辱縉紳,而今斃命,已恕其罪,若再宣揚其罪,有損朝廷顏面。”
眾官員奇道,林延潮這是什么邏輯,殺完人,再寬恕?
林延潮續道:“但此事刨根問底,馬玉不過是聽命從事,如此殘害百姓,甚至不惜陷害本官與付知府,其根源在于潞王就藩上。只要潞王就藩仍如此鋪張,那么今日殺了一個馬玉,他日還會再來一個馬玉。”
辜明已恍然心道,原來如此,林延潮殺馬玉只是手段,但其目的還是要對付潞王。
辜明已這時起身道:“一派胡言,付知府與你貪墨罪證確鑿,且是本官一手收集,豈有陷害你之意。”
辜明已此刻也是不得不出面,否則就要坐看林延潮污蔑自己。
林延潮看向辜明已道:“本官與你說過,這淤田之事,本官實是清白。每一筆錢支出何時虧何時賺豈有定數。你如何真的查清每一畝田每一兩銀子去向?”
“你說本官貪墨了田畝,但今年稅賦本官不僅繳了,還清了以往積帳。既銀子被本官貪污了,本官哪里有錢繳帳,府庫也未虧損,此聞所未聞。倒是辜知府,馬玉為了推行潞王就藩之事,冤枉誣陷本官與付知府,此事本官還要請幾位大人主持一個公道,還我一個清白。”
這真是倒打一耙!
辜明已怒得道:“鐵證如山,你……”
“夠了……”楊一魁道,“辜知府,你先讓林同知將話說完。”
辜明已悻悻而退。
林延潮道:“多謝撫臺,下官以為此事歸結,還是在潞王就藩河南上。眼下省里的情況,諸位也是知道了,河南一省內,周王府五千二百余頃;趙王府九百九十余頃;唐王府一百四十余頃;鄭王府三百六十余頃;崇王府八千五百頃,而潞王又添一萬五千頃,河南哪里多田?”
“僅為了籌措藩邸這六十幾萬銀子,已是將老百姓逼至山窮水盡,走投無路。
“所以本官想請諸位大人能上書天子,于潞王就藩之事上從簡,讓河南之百姓能夠修養生息,不受苛政之苦,喘一口氣。”
林延潮于堂上泰然自若,侃侃而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