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二十一章 鳳凰不與寒鴉為伍-《大明文魁》
第(2/3)頁
好漢不提當年勇,聽過沒有?
也有的官員私下道:“林三元能言善辯是不錯,但鋒芒太露,今日的話將我們眾官員都得罪個遍,還當眾落了河督面子,以后有他的拌子吃!”
也有人道:“那是當然,林三元是翰林出身,貶至地方,又是年輕氣盛,心底難免有氣。你要他榮辱不驚,得失淡然,天下有幾個人可以辦到。”
“是啊,太年輕受不得一點委屈,城府不夠深,林三元在官場上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時李子華微微一笑,也是對眾人道:“看來今日林司馬是沒什么好胃口,來,我盡管吃菜!”
說著李子華舉筷,一桌的人都是舉筷。
什么叫睚眥必報?
這就是了。
你林延潮不是沒胃口嗎?我們有胃口??!
李子華之前就說了,只要林司馬在,我的胃口就很好。言下之意你的胃口不好,我的胃口才好嘛。
正說話間,外周有人來稟道:“啟稟列位大人,有圣旨到了?!?
滿堂皆驚,這么晚了竟有圣旨會到,眾人唯有林延潮神色如常。
李子華定了定神問道:“來宣旨的是什么人?”
外頭道:“是吏部左侍郎陳經邦?!?
李子華聞言已是有了笑意,但還是訝異道:“吏部左侍郎怎么會來宣旨?”
“并不太清楚,聽聞是陳少宰歸省,順道前來宣旨?!?
顧師爺笑容滿臉對李子華道:“看來是開封,歸德二府的知府任命了,雖說陳少宰是歸省,順道而來,但也是天子恩遇,吏部的重視啊!”
李子華點點頭,也是與有榮焉。
歸德府新任知府單知府是自己是心腹啊,吏部侍郎來任命,這是何等重視。
沒錯,吏部侍郎是正三品,官位是沒有他高,但人家是手握銓選實權?。?
在官場位序上,內閣首輔禮絕百僚,但唯獨吏部尚書可以抗禮,其他五部尚書都不行。
而吏部侍郎,則體同五部正卿。
就是吏部侍郎,雖然不過正三品,但在官場上可以與五部尚書抗禮。
李子華雖然是工部尚書銜,但畢竟不是工部尚書啊。
還位序上還要遜人家吏部侍郎一籌。何況這陳經邦是什么人?
翰林出身,與申時行,沈鯉一并任過當今天子的日講官。出日講官后,一口氣從正五品翰林學士,跳到正三品侍郎。
嚴嵩,高拱都曾任過吏部尚書,前車之鑒在前,所以萬歷年明朝官場已有不成文規矩,那就是吏部尚書,都御史不能入閣。
而陳經邦,下一步不是拜禮部尚書,就是直接入閣大拜的。因為吏部尚書不能入閣,所以能以吏部左侍郎入閣的,將來在閣內無一不是能量巨大,前途無量。
如申時行,張四維都曾任過吏部侍郎,最終入閣。
這樣炙手可熱的人物,連李子華也要巴結的。
“開中門,隨本督迎旨!”
李子華當下率領百官出了縣衙大門,直接來到官員下轎下馬處相候。
眾官員心底大罵,無恥。
官員迎來送往的禮儀,都是送到衙門口就可以了,但是你直接到人家下馬處相迎,那就是巴結了。
你李子華也是堂堂正二品大員,官位還在人家之上,干出這樣的事情來,好意思嗎?
但是李子華還真好意思!
平日李子華待下都是不茍言笑,容甚威嚴,但到了陳經邦下轎時,一下子完成了從上官到下僚的自由切
猴子爬山嘛,向下的都是屁股,向上的都是笑臉。
李子華的神情,有些拘謹,腰也不再挺的筆直。
就算碰到了其他侍郎,李子華也不必如此,但唯獨吏部,都察院,這兩處的地方,再小的官員,也要當作大爺一樣供著。
吏部文選司郎中,不過正五品,但在吏部值房里見外官時,官當的多大,都是小吏,人家叫你等多久就要等多久。
見了陳經邦,李子華很恭敬,話語殷切。但陳經邦則是淡淡的開口道:“一會再行敘話,還是先宣旨才是?!?
但大家聽得明白,其實二人也沒什么交情。
陳經邦一直在翰林院,李子華則是從外官一步一步升遷上來的,兩邊沒什么交集。
不過僅此已經是很了不起的,畢竟大家連攀交情的資格也沒有。
眾人迎著陳經邦入內,當下陳經邦拿出圣旨,眾官員們皆是叩拜。
李子華探聽口風,知是歸德府知府任命之事,想到之前聽說,自己親信的任命,就差吏部過章,于是心底是十拿九穩。
同時又心想,若當著林延潮的面,宣布知府人選,他不是要氣死過去。
陳經邦左右看了一眼,然后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歸德府同知府事,林延潮…………”
眾官員都是一驚,但是又不敢抬頭。
“……升任歸德府知府……責成賈魯河疏通之事……”
陳經邦讀畢,滿堂皆靜。
他看向眾官員中林延潮,也不用別人介紹,即大步走到他面前,笑著道:“林同知接旨吧。”
“臣林延潮叩謝圣恩?!?
林延潮叩拜后,起身從陳經邦手里接過圣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