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四十四章 林延潮審案-《大明文魁》
第(1/3)頁
先是幾個,然后幾十人,最后大多數儒童在人鼓動之下,都是大呼重考。
畢竟中第的讀書人只有五十人,大部分的考生都沒有得意,換了誰有這樣一次重考的機會,都會毫不猶豫地做出選擇。
何況這一次府試確實有問題,府試試題泄露,已是在考生間傳的沸沸揚揚。
而且這一次'環'字的誤寫是人人都看見,一般人在考場上都不會用簡寫的'環'字,都是寫正體。
但是錄卷里有數份,同時出現了簡寫的'環'字,這如何能解釋?這道題是五經題中的一題,選禮記為本經的考生就只有那么七八人,結果有數人簡寫的環字。
除了是暗記,還能是什么理由?
于是在懷疑府試舞弊,以及落榜的公憤下,眾儒童們都是大呼'重考'。
在幕后策動這一切的幾名生員,都是暗中得意,倒是稱'孟長'的生員卻是疑惑地道:“這府衙前出了這么大的動靜,怎么也不見有人來處理?”
一旁的人笑著道:“那是因為林三元慫了,要當縮頭烏龜了。他不知如此躲著,反而更坐實了府試中有貓膩。”
另一個之前自稱自己'交游廣闊'的生員笑道:“躲了是沒用的,他若再閉門不出,我們乘機將此事鬧大!他林延潮不是很有士林聲望嗎?我們就用此來砸他的招牌!”
“可以辦成嗎?”孟長問了一句。
那人笑著道:“若是不成,不是辜負了孟長兄你這一番籌謀,你就看著好了。”
眾儒童見喊了一陣,衙門沒有反應,這時就有人道:“府衙無人出來,與其如此,我們不如擊鼓鳴冤!”
一人道:“擊鼓鳴冤,那事情就是鬧大了,我們身為學子豈可告官府,這是要吃板子的。”
“這又如何?我們不能告,但張前輩,邵前輩可以告!”
“不錯,前輩是生員,乃我們士林的領袖,此事又關系到我們讀書人的榮辱,懇請前輩主持公道。”
于是眾儒童們都看向中間那幾名穿著襴衫的生員。
為首的張秀才道:“諸位,萬萬不可。”
“張前輩!幫幫我們吧,此事關系到我們一府讀書人的榮辱,這清平世界豈容那些小人一手遮天啊!”
張秀才道:“不是我不愿意為大家出頭,只是我自己也有官司與府里在打。我欲賣田,但府里禁止買賣。”
一名生員:“原來張相公,你也有此事,眼下因為官府不認地契的百姓可是不少。都是真金白銀,你情我愿的買賣,為何府里卻是不認,哪里有這個道理?”
這時候有人道:“兩位相公,不如將此二事一并告了吧,也省的跑了兩趟!”
眾人生怕這二人不肯出頭,當下都是轟然稱是。
張秀才猶豫了一陣,然后才道:“既是如此,張某義不容辭就是。”
眾人一片拍手叫好。
那幾名幕后生員見這一幕都是喜道:“吾計成矣!”
“孟長兄,你不僅是孟嘗,還是諸葛孔明啊,這妙計都想的出來。不說別的,就說那榜單上'環'字,一千多士子都沒看出,就你認出了,這份功夫府里也沒有第二人了。”
對方笑了笑道:“不要高興太早,咱們先看看林三元怎么審的?”
幾人說完下面張秀才已是將訟狀寫好,與他一起有五名生員。
張秀才走到府衙門前的打鼓前,咚咚地就敲起大鼓。
之前在京舉子,為了將河南百姓的萬民書送給天子,連登聞鼓都敢敲。這件事被人拿到鄉里一說,河南的讀書人們不由都生出一等'為民請命當如是'的念頭來。
而今張秀才敲起鼓來,當然是令眾人一并叫好!
張秀才每敲一下,千余士子就是一聲'好'!
喝彩之聲爆棚!
這時候府衙大門終于開啟,兩名書吏在十幾名衙役簇擁下走了出來,張秀才大大方方地將狀紙一交!
兩名書吏看后都怒道:“你這是作什么?控告官府嗎?”
“民告官案,如同子告父,你此舉意在何為?”
沒錯,對方此舉等于落了歸德府官府的面子,也是大大落了林延潮的面子。
但張秀才毫不在意地道:“我并非草頭百姓,而是虞城縣縣學生員張茂智,我這一次為百姓,一府與我一般的讀書人,遞狀紙來了!”
此言一出,下面讀書人盡數響應。
幕后主使的士子看這一幕無不冷笑,那稱孟長的生員搖頭嘆道:“你們看這些黔首,舉家之力,供他們一人讀書,各個妄想一朝得意,魚躍龍門。最后只憑一腔血勇,只能羊為虎驅,為人成事!林三元要保老百姓,但老百姓最后卻與他作對,保來何用,真是可笑!”
上千讀書人鬧著重考,敲鼓之事,早已是鬧到府衙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