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大明文魁》
第(3/3)頁
但是董仲舒的新儒學,卻成為兩千年來歷代皇朝'用其實'的治國思想。
至于王安石的新學,被稱為'荊公新學',主張立足儒學,博取眾家之長。王安石死后,他的荊公新學多次被朱熹,以及理學大罵,認為是教壞了讀書人。
不過心學的陸九淵卻極力為王安石辯護,而主張事功的永嘉學派,最初正是從王安石的思想里發(fā)軔。
陳矩道:“當年商鞅攜法經(jīng)入秦,他的學說來自于李悝。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欲革天下者必先立說。從這一點上是范仲淹,張二人不如他的地方。”
天子點點頭道:“朕明白了。你們先退下,此事朕先放一放。”
說到這里,張宏,陳矩一并稱是。
陳矩告退后,張宏卻是留下。
天子見張宏還在殿上問道:“張伴伴還有何事?”
張宏道:“老臣請萬歲恩準,讓老臣養(yǎng)老歸田的。”
說完張宏拜下。
天子聽了道:“張伴伴,你如何又說這樣的話?是朕薄待了你嘛?”
張宏垂淚道:“萬歲一向待臣很好,只是老臣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老臣十六歲進宮,在宮里大半輩子,只想余生未盡時,過幾日閑散日子。”
天子聞言道:“馮大伴后,朕的身邊的老人,也只剩下一人。張鯨,張誠,陳矩他們還不能如你這般為朕分憂。”
張宏道:“下面的不懂,萬歲爺可以慢慢調(diào)教,早晚會成器的。”
天子彎下身子對張宏道:“張伴伴,朕知道朕這幾年行事多和你心意,但朕也有難處。方才你一直不怎么說話,這林延潮怎么用?朕還要聽聽你的主意呢。”
張宏道:“哎,陛下心底早已清楚了。林三元方才已是說了自己不是守成之才。而陛下若要他為守成的大臣,以內(nèi)臣看,他不是不愿意當,但在老臣看來此舉就是'削圓方竹杖,漆卻斷紋琴'。”
過去方竹子很稀有很罕見,有人將方竹送人,結(jié)果對方拿來作竹杖直削成圓狀。至于古琴則以斷紋為貴,但有人覺得斷紋不好看,將琴重新油漆了一遍。所以叫'削圓方竹杖,漆卻斷紋琴'指的就是暴斂天物。
“削圓方竹杖,漆卻斷紋琴,”天子點點頭然后道,“可是張?zhí)赖睦釉谇埃薏辉溉魏未蟪继嵝抡兎ㄖ拢瑸閿垯?quán)濫權(quán)之實。何況這樣的話,朕在位前十年已是聽夠了,每日都有大臣規(guī)勸朕如何如何?教朕如何如何?但朕有自己的主意。”
張宏道:“萬歲,老臣看你長大,深知萬歲乃英明神武,明見萬里之君,而如林宗海這樣的良臣能臣,也是十年百年一出的。林宗海今日之言,足見其為國為民之心,老臣頗以為然,但萬歲就算眼下不用,也可拿來儲才,將來未必用不上。”
張宏見天子目中露出異色,知天子明面上不說,但心底已是產(chǎn)生了觸動。
于是張宏默然退下。
之后天子在武英殿上踱步了許久,他努力消化著林延潮的言論。但林延潮的說法究竟對天子產(chǎn)生了多少觸動,是否能扭轉(zhuǎn)國勢,這對于目的而言,還不得而知。
萬歷十三年的大明朝,江山社稷乍看仍是鮮花似錦,烈火烹油之時,誰也沒料到不到六十年竟大廈傾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