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十六章 黨羽-《大明文魁》
第(1/3)頁
方從哲當下毫不猶豫地道:“愿效犬馬之勞。”
頓了頓方從哲又問道:“不知此事元輔可否知道?”
說完方從哲立即后悔,沒有申時行的支持,林延潮也不敢隨便亂來。
林延潮笑了笑道:“上諫以正君道,是我等初心,若無元輔授意就不敢辦了嗎?話說回來,此事若要成功我等要在朝中聯絡一幫有識之士。”
方從哲立即道:“請學士吩咐。”
林延潮道:“你同年同鄉之中,有無位列科道,又秉持公心的,可以為我引薦一二。”
方從哲當下道:“學生這就去奔走。”
林延潮點點頭,就讓方從哲去辦。
除了方從哲,又一名朝堂官員也是林延潮要爭取的,此人就是現任刑部主事于玉立。
于玉立是萬歷十一年進士,他是林延潮同年于孔兼的侄兒,與現任翰林院庶吉士于仕廉也是親戚。
于玉立也與顧憲成交好,同時對于事功之學也是心懷仰慕,這一次林延潮回京后,他數度登門拜訪,表示敬仰。
目前林延潮在朝中經營的勢力,主要都還在翰林院以及內閣,京官里力量還很薄弱,這一點遠不如顧憲成,趙南星。
如于玉立如此人才,不為他接納,也要被顧憲成拉走了,林延潮于是也是借助此事,將他拉攏至自己陣營。
除了于玉立,還有兩位骨干是林材,鐘羽正。
鐘羽正是林延潮同年,當初李植抬徐貞明制衡自己,就是他給林延潮通風報信。之前二人一直是有往來,但交情不深。這一次林延潮也是借這件事,看看此人值不值得交朋友。
林延潮找他,鐘羽正謹慎考慮了兩日,然后答允了。
至于林材是萬歷十一年進士,先授舒城知縣,三年任滿后,遷為工科給事中。
林材是林延潮同鄉,文林社的社員,與林延潮交情雖不如葉向高,翁正春,那也是相當要好的。
林延潮拉攏二人,還考慮林材,鐘羽正分別是工科給事中,禮科給事中,身為言官,上疏勸諫是他們的本分,這一點是林延潮最看重的。
言官里除了給事中,還有御史,御史中就是萬歷八年進士,林延潮的同年,現任陜西道御史楊鎬。
楊鎬能任監察御史也是多虧了林延潮向顧憲成舉薦,這一次也是投桃報李。
其余如郭正域肯定也是要通氣,他一聽說林延潮的計劃,當即愿意幫忙。但此事有所風險,上一次上疏已是讓朝臣覺得他與林延潮走的太近,所以這一次林延潮也是只讓他聯絡,而不是再度出面硬肛。
至于孫承宗以及萬歷十七年這一科的門生,林延潮根本沒有讓他們知道的意思,這些人還是庶吉士,或在朝見習,根基很淺薄,牽扯進這件事,一幫不上太多忙,二從顧允成的前車之鑒可以看出,天子是很討厭剛入朝才幾個月的官員亂講話的。
而為了這一次上諫而暴露自己的實力是很不智的。
林延潮通過此事,在朝中拉攏了一批‘同道’,或者說是‘同黨’,這些由同年,同鄉,門生組成的社團,從此旗幟鮮明地站在林延潮一邊。而自這件事后,被后來政敵大罵的‘林黨’,‘閩黨’,或者是‘事功黨’,已是初見端倪,甚至有人很不厚道地在野史里記載,朝堂結黨營私之風自林侯官而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