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六十章 辦報-《大明文魁》


    第(2/3)頁

    宣揚孝子,哪個府哪個縣某某讀書人為了侍奉親人,辭掉了功名,在家盡孝十幾年。

    忠臣,死節,孝悌,故事具體詳實,令人看得動容,甚至潸然淚下。

    還別說士大夫們還是就是喜歡看這個,正是古有二十四孝,今有天理報。

    故而天理報一出,禮部就攤派地方府縣購買,以驛站傳遞的方式下發,然后省府縣一級一級下去。

    對于地方官而言,考績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教化,有了這天理報,如有神器在手。而地方若有什么孝行,地方官們也會主動往天理報上去報。

    于是天理報一辦,引起滿朝喝彩。

    而主持此事的郭正域,升為戶部員外郎。

    郭正域雖說是升官了,其實也是調離了他創立的‘天理報’這一塊。原因在于郭正域再度拒絕了申時行對他的招攬。

    申時行宰相肚里能撐船,或者也是看在林延潮的面上,沒有將郭正域貶斥,而是調離了禮部。

    而接任主辦天理報是申時行的另一弟子汪可受。這當然就是給禮部尚書沈鯉摻沙子了。

    郭正域不說,無論事皇明時報,還是天理報都是一炮兒響,對于翰林院現在而言,則是亞歷山大,林延潮面臨著教會了徒弟,餓死了老師的局面。

    得到了徐顯卿支持后,林延潮于翰林院里商議辦報之事。

    辦報之事不同于修大明會典,穆宗實錄,這是一個接觸實務的機會,翰林們都是很有期待的。

    但是自允許辦報開始,林延潮卻一直蓄而不發,卻令眾翰林們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其實從都察院的皇明時報,禮部的天理報成功后,林延潮也是考慮翰林院的報紙定位在哪里。

    雖說朝堂諸公議論時,曾經提出讓翰林院偏重于‘文章科舉’的方向,但具體操作上又是如何?

    現在在檢討廳里,參與辦報的翰林都來了。

    方從哲,葉向高,李廷機這幾人都是林延潮在翰林院中的心腹,當然也少不了林延潮的同年蕭良友,好友孫繼皋。

    另外楊道賓,孫承宗,庶吉士里袁宗道,陳應龍等等都有與會。

    面對眾人,林延潮先道:“都察院的皇明日報專營在朝官員,以及官紳。天理報是面向地方官員鄉紳。而翰林院報紙則是面向舉子,監生,生員,諸位以為他們喜歡看如何的報紙?”

    蕭良有道:“朝廷定下是文萃科舉,就應該點評時文,討論經學。”

    孫繼皋道:“我們當然說文萃科舉,但諸位想書肆里那經世文編,科考大全,同樣說的都是這些。”

    “而所謂報紙在于新,在于快,我們可以在每年鄉試,會試,殿試時談文章,從禮部,都察院看來,我以為還是在于眼下讀書人最關心的事上。”

    蕭良有點點頭道:“此言極是,我們還是聽一聽后輩們的見解吧!”

    聽了蕭良友的話,方從哲,葉向高,孫承宗他們都是起身施禮。

    方從哲先道:“學生竊以為皇明日報確實先聲奪人,其社論采用確有亮點,但我們翰林院不必講大道理,如這樣的社論,實可以不必采取,因為這樣的社論懂的人自不用他們多說,而不懂的人說了也是白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