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大明文魁》


    第(1/3)頁

    闕左門的宴廳里大門緊閉。

    這簡簡單單的屋子中,九名官員或坐或立,關乎了歷史走向,這倭國,朝鮮的會議就如此展開了。

    七張官帽椅上,眾官員們各自處于深思之中,神情不定。

    申時行道:“主客司郎中董嗣成方才已是簡單說了一遍……”

    “啟稟元輔,”這時候兵部右侍郎楊俊民開口了,“倭寇要借道伐明的事,為何我們兵部不知道,反而禮部先知道了。”

    左侍郎石星也道:“不錯,這一點風聲都沒有,到底是怎么回事?”

    董嗣成當即稟告道:“啟稟兩位司馬,朝鮮接到了倭國兩封要借道討明的國書,特來稟告,這光海君吞吞吐吐非要面圣才肯實說,若非林宗伯屢次三番督促,恐怕他們到現在還不肯開口。”

    楊俊民道:“可是我們兵部職方司半點風聲也未聽聞,你說倭國借道伐明的國書原本可有。”

    “沒有原本,但有光海君之血書。”

    楊俊民與石星將光海君血書看完,然后楊俊民道:“一封血書實難讓我等全信,朝鮮或許另有他謀。”

    申時行問道:“楊司馬此話如何說來?”

    楊俊民當即道:“朝鮮窺視遼東已久,永樂年間即已出兵占據咸州,設西北四郡,東北六鎮,后稱作咸鏡道。這為元之故土,被朝所奪,后又讓我朝將鐵嶺衛北徒,使鴨綠江以南盡為朝鮮所有。”

    林延潮知道這些領土就是現在朝鮮八道中的咸鏡道,在元朝時是屬于中原王朝,但是在明最強盛的永樂王朝卻割讓給朝鮮。

    當時明成祖說了一句,朝鮮之地,亦朕度內,朕何爭焉。

    意思是朝鮮也是朕的藩屬,朕與你們有什么好爭的。

    這句話聽得大氣,但也有幾分不妥,當時明軍實力無法覆及遼東,所以用這句話充一下面子,聽得起來像是‘達者自古以來,窮則擱置爭議’了。

    楊俊民話里的意思,是對于國書之事質疑,他建議對國書之事擱置一旁,靜觀其變。

    申時行看向石星當下道:“石司馬有何高見?”

    石星似在斟酌什么。

    申時行道:“石司徒以直言敢諫,名聞天下,有什么決策不如直言。”

    對于石星林延潮知道他的經歷,隆慶初年時,他因上諫天子,而被廷杖,當時他的夫人聽到消息,以為石星被廷杖而死,當即觸柱自盡。

    萬歷初年被啟用后,數年后又因在任時敢言而獲罪,再度被罷官。

    現在石星兩落兩起,又數遷在每一任上都有政績,且敢作敢為,辦了不少實事。

    楊俊民在和稀泥,申時行點石星出言,就是讓他想辦法。

    石星欠身道:“朝鮮確有染指遼東之意,但萬一此血書是真,那么對于倭寇而言,朝鮮是我們大明的海東屏藩,絕不可失。倭寇假道伐明,其意在朝鮮,一旦朝鮮有失,遼東,山東皆是危險,倭寇稍有動作,則京師震動。”

    林延潮看到這里,心想果真不如所料,石星還是如歷史上,鮮明地拋出了他的觀點。

    絲毫不避諱,不掩蓋。

    申時行,許國,王錫爵對視一眼。

    “那么以石司馬之見,朝廷當有何作為?”

    石星當即道:“首先加強遼東,天津,山東,寧波數口的守備,再多派細作探查倭國,朝鮮詳請,一旦有風聲立即回報,另外最好在遼東增兵。”

    聽到這里,眾官員對于石星的意見,都有些冷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