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大明文魁》


    第(2/3)頁

    林延潮聞言心底大罵,麻痹,我不能入閣,你居然這么高興。

    但見潘季馴笑了笑道:“宗海,老夫是過來人,告訴你一句,就算入閣又如何,不得圣意的內閣學士,就是兩頭受氣。而河漕總督乃封疆大吏,一方諸侯怎么也比看人臉色的閣老強吧。”

    聽了潘季馴的話,林延潮倒覺得說得一點也不錯。

    林延潮當即道:“之前離京,學生早就絕了仕途之念。但蒙司空這一句話,學生若是拒絕,就是拂了司空的美意,沒錯,學生確是事功之心,不改此志。但是圣意沒有轉圜,司空若推舉學生,學生怕是不僅陛下覺得學生辭官是出爾反爾,也是因學生的事而令陛下對司空有所看法。”

    潘季馴聽林延潮這么說倒是點點頭,然后道:“不錯,經你這么一說,老夫覺得自己想的不周全了。”

    潘季馴頓了頓道:“也好,那么此事暫且擱下,你也是剛剛辭官,不如過個一年半載再說。”

    林延潮當即道:“司空的愛才之心,學生感激在心。”

    林延潮心底暗暗松了一口氣,如此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進可進,退可退。

    然后林延潮向潘季馴長長一揖,然后與眾人登上了座船。

    林延潮臨軒看著渡口上的潘季馴,心底感慨萬千。

    接著座船南下經運河到了徐州,然后又于揚州泊船。

    明朝的揚州,兼漕運,鹽業之利,乃天下最繁華的地方之一。

    另一個時空揚州破城時,清軍主帥收了徽州鹽商汪氏兄弟的三十萬兩銀子,他們懇請清軍不要屠城,但是卻沒有成功。

    而這個時代,林延潮來到這座江南古鎮,煙花古巷,腦中不是想起七十年后的一幕。

    船在揚州停泊時,往來檣櫓如麻,岸上居民稠密,到處都是做買做賣的商人小販,哪里都挨擠不開,以至于令船上的人都無法落足下船。

    這個時代的揚州城有新舊二城,兩城間間隔著小秦淮河,舊城則有兩淮都轉鹽運使,以及府治,府學,而后來揚州人口增多,無數商人不得不住在城外,故而后來揚州知府也是出于備倭的考慮,建了新城容納這些外人居住。

    因此舊城住的多是讀書人,路上行人稀少,新城住的多半是富貴商人,商人要外出交際,所以新城是熱鬧非凡。

    林延潮讓女眷留在船上,自己下了船后便去了新城,現在這新城也無法容納更多的居民了,不少市井百姓又搬至城下居住。

    新城里有磚雕門樓,鱗次櫛比的屋脊,小巧的繡樓。在這里十萬家產的商人都是出不了頭,只能算是小富而已。真正的大鹽商們生活可謂奢華至極,各種吃穿用度不提,揚州最有特別的就是這里的風月產業,揚州瘦馬更是天下有名。

    張汝霖的兒子張岱在他書中記載里寫到。

    揚州為巷者九條。巷故九,凡周旋折旋于巷之左右前后者,什百之。巷口狹而腸曲,寸寸節節,有精房密戶,名妓、歪妓雜處之。名妓匿不見人,非向導莫得入。

    由張岱的描述可知城里居民十分密集,連帶著道路上擁擠不堪,路上行人接踵摩肩,歷史上外國人來到揚州感嘆于街道上人口之多,以為出了什么大事,但其實這一幕不過是居民的日常而已。

    眾人行在在新城里,路上隨處可見的魚腸小巷里,不知住了多少人家,其中有不少名妓就居住于這樣的巷里,必須有專人帶路方能一見。

    也有懷才抱藝,精通詞曲的樂工樂師,也有為見佳人一面,散盡錢財而窮困潦倒的讀書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