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大明文魁》
第(3/3)頁
曾同亨推門而入時,申時行,許國,王家屏正在用飯。
許國笑著道:“既是大司馬到了,也來分一杯羹吧!不必推托,我們也是剛用飯。”
曾同亨辦事干脆利索道:“多謝許閣老相邀,恭敬不如從命。”
曾同亨添了碗筷,米飯就著桌上的豬頭肉醬汁大口下肚。
申時行一向奉行節食惜福之道,故而吃得很少,很快吃完拿起巾帕擦嘴后問道:“大司馬到兵部掛帥這數月,不知是否適應?”
曾同亨道:“兵部的事向來繁雜,曾某也是到任之后方才理出一個頭緒來。”
“以往曾某為邊臣時,即深感本朝自成化以后以文治天下,縉紳者無以武事見知者。曾某以為自古以來邊才者要么如太祖皇帝般有天授之資,要么以軍功發奮起于卒伍,遠非書生看了幾本兵書,就能紙上談兵而來……”
王家屏道:“那也不盡然,王文成公平寧王之亂,一介書生竟能安邦建壤,不也是佳話嗎?”
曾同亨搖了搖頭道:“一個王文成公不知害了多少讀書人,自古以來如趙括,殷浩,房琯之流多,還是如王文成公多?”
聽到曾同亨這么說,申時行知道對方是暗貶原任鄖陽巡撫李材。
李材也有屢有邊功,平日自比張良,李泌,有效仿王陽明茅土封侯之意。
李材除了有軍功外,也喜歡講課授徒,學生也是很多,讀書人尊稱他為見羅先生。但是他任鄖陽巡撫時把一名參將的參將府改作自己的學宮,并調部卒為自己的學生當勞役,最后激起了兵變。
此事一出,又有人揭發他在云南為官時殺良冒功的事,然后被天子下詔獄。李材的名望很大,天南地北的官員和讀書人都是向天子求情,但天子至今仍沒有赦免他。
申時行道:“邊材難得,邊將更是難求,選將拔材何其難也,這是今日福建巡撫趙參魯的奏疏,大司馬以為如何?”
曾同亨從許國那接過奏章看了后,沉思了一會然后道:“此事曾某記得禮部當初曾有以琉球為中介,冊封倭國之事。”
許國點點頭道:“正是如此,當初朝鮮光海君曾以血書向本朝示警言倭國有借道朝鮮入侵本朝之意,故而禮部才以冊封之名,行探聽之實,然而從本朝使者獲倭寇給朝鮮國書來看,倭國與朝鮮又有勾結之意……”
曾同亨問道:“那么當初主持冊封之事的是哪位大臣?”
“時任禮部左侍郎林延潮。”
曾同亨聽完即道:“啟稟元翁,此并非是曾某推諉,當今朝堂上要論能把握此事首尾之人,非林部堂不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