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紫禁城的紅墻金瓦之下。 林延潮與許國站在闕左門前長聊,許國雖是掏心掏肺說了一陣的話,但林延潮聽來并沒有什么實(shí)質(zhì)的內(nèi)容。 林延潮也是面上敷衍著,一直到了會推已經(jīng)開始,二人這才默契地不再說話。 林延潮之前有盤算過,石星與陸光祖誰勝算更大。 石星曾屢次因言獲罪,隆慶二年時被廷杖,導(dǎo)致其夫人誤聽傳言以為石星被杖死結(jié)果殉死而亡。事后吏部給石星一個評語,那就是憨愚。 石星為官敢于任事,不耍弄心計,不玩弄手段,以直節(jié)聲聞天下,所以為朝野上下清流支持也是理所當(dāng)然。但是因?yàn)樗男愿褚彩堑米锪瞬簧偃耍菫楣儆謴牟焕瓗徒Y(jié)派,所以一般而言,吏部尚書輪不到他出任。 可是有了許國,王錫爵支持就不一樣了,特別是許國擔(dān)任過兩屆會試的主副考官,在朝中有不少門生故吏,有他支持,石星才有了勝算。 但陸光祖就不一樣,他沉浮官場幾十年,任過吏部驗(yàn)封郎中,考功郎中,又為當(dāng)時吏部尚書嚴(yán)訥器重,陸光祖在吏部時推舉了不少官員。 張居正病逝后,陸光祖又陸續(xù)出任要職,任過吏部侍郎,南京吏部尚書等廣汲人脈的官職。 更何況陸光祖是浙人,朱賡,沈一貫二人下野后,朝堂上人數(shù)最多的浙籍官員無不以他為首。 因此就實(shí)力而言,陸光祖比林延潮更有資格為參天大樹。 許國擔(dān)心陸光祖上位后難制,故而才極力推舉石星為吏部尚書。 據(jù)林延潮猜測,就現(xiàn)在而論二人的票數(shù)差不多,但也不是票數(shù)多就一定能上。 最多正陪二推上的選擇,還要看天子的決斷。 但以林延潮對天子的了解,他肯定是不會支持許國推舉的人選。但是許國不是不知道,可是許國極力經(jīng)營如此,也就是為了搏一搏,萬一有這可能呢? 當(dāng)然林延潮即便之前知道陸光祖勝算更大,之前也沒有打算支持對方。官場上不能純講利益,也要講人情。許國與自己有舊,要不是石星擺了自己一道,自己何必改換陣營。 這時候吏部右侍郎王用汲由官位從高到低唱名,念到名字的官員依次上前在公案的堪任側(cè)題畫。 許國,王錫爵,王家屏依次題畫,等戶部尚書石星題畫之后,然后就輪到身為禮部尚書的林延潮。 這一刻無數(shù)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初夏的燦日正照在林延潮身上,將他的二品緋袍鍍上了金光。臺階下青年的官員看著林延潮此刻是滿臉羨慕。 而林延潮沒想那么多,只是從容舉步邁上臺階,走到公案前。 左侍郎趙志皋,右侍郎王用汲各自向林延潮行禮。 吏部侍郎雖為三品,但官場上向來以尚書之禮相尊。所以林延潮也是以相等之禮還之。 然后文選司郎中劉元霖親自奉筆給林延潮。劉元霖是萬歷八年進(jìn)士,這官員的履歷表,堪任官的人選,都是他與尚書,侍郎商定的。 所以別看文選司郎中只有五品,哪怕你貴為侍郎,在他面前也要恭恭敬敬的。 林延潮對劉春霖笑道:“有勞年兄了。” 劉元霖立即道“不敢當(dāng)。” 說完林延潮持筆看向堪任薄。 但見帖上排在第一位的石星下面,已是落了四個正字,不用說在他前面的四位大佬包括石星都將票投給了自己。更可以說明內(nèi)閣除開申時行外,已是達(dá)成了一致全面支持石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