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大明文魁》
第(2/3)頁
倒是許國一面喝茶,一面道:“你們追隨老夫多年,大家公事一番是難得的情誼,若是有機緣,老夫請你們回歙縣看一看。”
“歙縣是個小地方,但是徽墨歙硯卻是名聞天下,還有讀書人也是有風骨的。老夫這么說倒有幾分自賣自夸,不過你們到了歙縣倒是有一處地方一定要去看一看,你們可知哪里?”
眾中書都是聞聲道:“我等愚鈍,還請閣老明示!”
“那是一座大石坊,萬歷十二年時緬寇入侵,老夫運籌帷幄平定了叛亂,天子加恩眷酬賜予老夫一座大石坊樹在鄉間。這普天下的石坊都是四腳,唯獨老夫這牌坊乃是八腳,這天下僅此一座,你們說你們到了歙縣要不要去看一看。”
許國說到這里,既有幾分緬懷,又是有幾分得意。
眾中書道:“我等當然愿意沾一沾閣老的榮光。”
許國點了點頭,臉上笑容斂去道:“若是君臣相得永如此刻那該多好,可惜啊。可惜啊。老夫昨日那一番肺腑忠心之言,反令天子見疑啊,好了,你們暫且退下吧,老夫想靜一靜。”
眾中書們聞言還能說什么,只好一一離去。
所有人走后,許國一個獨坐太師椅上出神,而面前的桌案上正放在天子給他諭旨。
這旨意上寫著是什么呢?
‘卿前誤隨小人之后,以遲大典,今又激煩,意實何在?不得以此挾君托故。’
這一句話可謂沒有給許國任何情面。許國請求天子于明春冊立太子,天子反而將太子延誤推遲冊立的責任都怪在許國身上,言斥他以輿論挾持天子。
所以到了此刻,許國知道天子對自己多么厭惡,自己無論如何,也沒有顏面再留在文淵閣里了,他的次輔的生涯要在此結束了。
許國想到這里,連連苦笑。
一直等到天色暗后,他仍不知覺,一個人待在自己的值房之中。
最終一名下人推門入內道:“老爺,天暗了,要不要回府?”
許國回過神來道:“老夫差一些忘了,眾人都走了嗎?”
“是啊,大家都走了,再遲一些宮門就要閉了。”
許國點點頭道:“老夫知道了。”
當即許國從值房里離開,他與下人走到文淵閣空蕩蕩的廊道上,愈發感覺寂寞冷清。
特別是今日,這文淵閣里不知為何,冷清至只能他與下人兩個人。
等到他走到閣臣的公座處,許國看著圣人的銅像,以及內閣大學士們的公座不由停下腳步。
許國邁步上前走到東首第一張椅子前熟視良久。
許國身在內閣多年,當然知道當年內閣大學士李賢與彭時的對話。
當時李賢要在文淵閣里設正座,也是面南之位。彭時卻大力反對,認為幾位內閣大學士之間都是天子的顧問大臣,大家的地位相當,就算是堂堂首輔也不能居于正座。
這段話傳開后不久,天子就送來了圣人銅像立在這面南正座上。天子的意思就是,除了圣人以外,任何內閣大學士都不能坐此位子。
所以一直以來,內閣首輔的位子都是這東首第一張座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