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大明文魁》
第(3/3)頁
“這有什么,當年嚴分宜八十五歲了還在當國呢?”
“誒,怎么說話的,怎么拿嚴嵩那個奸臣來比咱們部堂大人呢?”
趙志皋笑著道:“無妨,無妨。本部堂年少時去江西求學,與嚴分宜也算半個同鄉,也罷,既來之則安之?!?
說到這里,趙志皋站起身來,眾堂吏們都看向趙志皋然后一并躬身行禮。
卻說張位入閣的消息抵至江西南昌。
當地官員們立即星夜趕至了張位府上。
“下官參見相爺,相爺大喜,相爺大喜!”
張位聽著眾官員這么說,不由訝道:“你們為何稱我為相爺?”
眾官員們相顧都是微笑,南昌知府當即道:“相爺有所不知,皇上有旨意召相爺入閣辦事。本朝沒有設宰相,故而以內閣大學士為尊,我等稱相爺也是理所應當的?!?
張位聞言卻沒有半點高興之色,反而問道:“哦,皇上是相召?未經廷推嗎?”
“確實是圣上欽簡,可知相爺雖身在江湖,但猶是帝心記掛……”
但見張位冷笑道:“以中旨入閣,而非廷推,為我人臣之恥,何喜之有!”
說完這句話,但見張位拂袖而去,留下了一臉驚愕的官員。
而就在趙志皋,張位命下之日,吏部尚書陸光祖當即上疏指責天子道:“依故事內閣大學士,兵部吏部尚書都經由吏部,九卿,百官會推。然而近聞趙志皋,張位二人乃申時行密薦所舉,今日看來二臣之賢不負所舉。但是閣臣薦舉之事,易開徇私植黨之門。”
天子回復陸光祖道:“閣臣人選上下皆服,可見元輔所薦得人,此事下不為例。”
陸光祖聞此后即表滿意。
當時陸光祖這一疏也代表了吏部的立場,隨后趙志睪,張位二人同時上疏,以閣臣不經廷推違制,他們同時懇請辭去相位,然而天子卻是不許。趙志皋當即入閣辦事,而張位于三個月后到京入閣辦事。
如此最后這一場閣臣之爭,在萬歷十九年的九月落下帷幕。
首輔申時行,次輔許國去位,而增補了威望名聲遠遠不如二人的趙志皋,張位二人入閣。
而王錫爵又在老家,王家屏于內閣勉強支撐大局。
可視為掌握宰相之權的內閣的閣權開始為百官所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