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大明文魁》
第(3/3)頁
天子圣旨雖下,但是還沒正式照會。林延潮自是從陳矩那邊聽聞梅家兄弟授官的消息。
說完林延潮請梅家兄弟更衣說話。
換下了官服,一來方便,二來親近。
林延潮入座后道:“第一年十五萬兩,就算以后二八分賬,一年也是要十二萬兩啊。”
梅侃笑了笑道:“十二萬銀子我們梅家可以承受,大不了拆東墻補西墻,從別處貼補朝廷就是。最重要是陛下恩賜的‘永業’二字,有了這二字,咱們梅家是朝廷的皇商,以后有了這金字招牌,到地方辦事就方便多了。”
林延潮微微一笑,梅家說的拆東墻補西墻的事不能當真。一年十二萬兩雖多,但以海漕的便利絕對還有有油水的。商人嘛,總是喜歡對外哭窮的。
梅堂見其弟有幾分得意忘形之色,當即咳了一聲然后向林延潮道:“我們兄弟二人這一次能夠蒙天子賜見,賜予官位,又成為朝廷的皇商,這一切全仰仗大宗伯所賜。此恩此德,我們兄弟二人一生一世也報答不盡。以后大宗伯有什么差遣盡管吩咐,我們兄弟二人愿效犬馬之勞。”
林延潮聞言明白,對于梅家而言,皇商只是護身符而已。梅家若想在朝廷上得到政策的支持,必須有自己這樣九卿級別的官員為他們撐腰。
林延潮笑道:“感激的話不必再提,皇商二字當然可以庇護一時,但庇護不了一世。天下哪里有長盛不衰的恩寵。”
說到這里,林延潮正色道:“前元時朱清,張瑄二人,因從劉家港以海漕運糧至大都,而被朝廷封為江東道宣慰使及淮東道宣慰使,官拜從二品。二人也因海貿之事而富甲天下。但二人不修仁德,虐待百姓,又卷入了政爭,最后二人都沒有好下場。”
林延潮此言等于給梅家兄弟二人敲了一個警鐘。
梅堂,梅侃二人對視一眼,當即道:“還請大宗伯提點。”
林延潮語重心長地道:“哪里有什么提點,這錢財不可視為己物,而當看作老百姓托付給你們的。多用這些錢財,做些利國利民之事,造福天下蒼生,有了老百姓口中的名聲護身,這才是萬世不變的富貴。”
梅堂,梅侃二人聞言對視了一眼,林延潮這話看似大道理,但仔細一想又不是大道理。
“大宗伯這番話,令我想起了利人是利己之本之言,實在是受益匪淺。”梅堂出聲道。
林延潮笑道:“你也可以當作發財立品來看。”
說到這里,三人都是笑了。
林延潮道:“不過人心在于長久,不在于當下。我這里還有一個長保富貴的辦法告訴你們。”
“還請大宗伯明示。”
“與當今陛下聯姻!”
Ps:明日有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