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世-《大明文魁》


    第(2/3)頁

    到了林府正堂前,林延潮親自迎了對方。

    二人在堂上入座,宋應昌此刻已是沒有方才的焦急之色。

    雙方寒暄了一陣,宋應昌即開門見山地地道:“宋某這一次來拜見林公,是來答謝林公之前在廷議上力薦宋某出任經略,沒有林公提攜,就沒有宋某的今日啊。”

    要知道林延潮在官場上素有獎掖提攜官員(同黨)不遺余力的美名。

    現在林延潮聽了宋應昌這么說,擺了擺手道:“經略這是哪里話,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宋應昌道:“林公實在太謙虛,另外宋某上門,還有一事求林公幫忙,懇請林公助宋某一臂之力。”

    “哦,何出此言?”

    宋應昌嘆道:“自古以來大將在外者,若朝中沒有靠山,必然遭人之忌而位子不穩。所以宋某以后出鎮在外,就懇求林公出面護住宋某的后院。”

    林延潮笑了笑,然后道:“經略這一次還有陸閣老,石大司馬的支持,他們一個在中樞,一個在兵部,有他們坐鎮,經略的位子是安如泰山,無需多慮了!”

    “至于林某,于朝鮮之事僅剩參聞而已,暫做不了主。”

    宋應昌道:“宋某以為圣上將倭事大權委給大司馬,并讓宋某經略朝鮮,正是因為我們二人主戰的想法契合于圣心。但是宋某以為無論怎么打,誰勝誰負,但最后彼此還是要坐下談的。”

    天子支持石星,宋應昌是因為他們是要出兵援朝,而林延潮的主張是如何封貢,所以這一次天子重用石星,而幾乎棄用林延潮,言下之意就是先打了再說。

    林延潮道:“經略放心,你是林某舉薦的,能幫得上的林某一定幫得上。”

    宋應昌聞言大喜道:“有林公這句話,宋某心底就是踏實了。宋某在福建為官時深服林公之能,還請林公面授機宜,教宋某以后的路怎么走!”

    林延潮聞言點點頭,思索著該怎么說。思索之際林延潮順手往宋應昌面前茶盅一指。宋應昌欠身謝過捧起茶盅呷了一口。

    宋應昌恢復端坐后,林延潮問道:“那我就姑且問一問經略這一次援朝,準備將行轅設在何處?”

    宋應昌聞言略一思索,當即道:“宋某身為經略當然是隨軍入朝。”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如此就錯了。”

    “愿聞林公高見。”宋應昌虛心請教。

    林延潮道:“朝廷既讓你為經略,必另設一總兵官為文武之道,這個總兵官的人選雖還未定,但我探聽石大司馬的口風,應該是意許現在提督陜西總兵官,正在準備前往寧夏平定叛亂的大將李如松。”

    “李如松曾任山西總兵時就與當時巡撫不和,不愿受文臣節制,此前車可鑒啊!若他這一次再平定寧夏之亂,肯定是氣盛一時。經略與總兵官一起入朝,可想過如何相處呢?”

    說到這里,宋應昌點點頭道:“林公考慮真是周全。”

    林延潮見宋應昌如此虛心十分欣慰,于是繼續道:“依林某之見,李總兵乃當世名將,援朝之事經略可以多倚重于他,該放權則放權。其實經略之職除了節制諸將,還有調度軍糧,協調于朝廷,我以為這二事才是經略的成敗所在。”

    宋應昌恍然道:“原來如此,那么林公的意思是勸宋某將行轅設在遼東,而不入朝了。”

    林延潮點點頭道:“不入朝,經略仍可以遙控戰事,據林某所知,倭寇這一次兵力頗盛有十幾萬之數,而且火器犀利,故而能夠一戰成功當然是最好,但若是相持,經略當保障糧道,可是據林某所知朝鮮北部多山,不說從陸上難以運輸,就是以遼東現在軍糧儲備,就是一時也不足支撐大軍在朝鮮駐扎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