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紅顏知己-《大明文魁》
第(2/3)頁
在征朝這樣的大略上,林延潮已是無法發(fā)聲與石星相抗。
就算是在讀書人中也是如此,大部分人也是稱許石星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的功勞,至于屢屢與石星相左的林延潮當(dāng)然就成為見事不明的代表了。
皇明時報里一名言官在一日以不指名的方式進行了批評,言朝中某位大臣口稱事功,然而事事無功,反而不顧國家之利害,惟恣一己之胸臆,屢屢阻擾圣斷!
而宋應(yīng)昌經(jīng)略之位不穩(wěn),兵部尚書石星甘冒風(fēng)險主動請纓,平日在援朝之事上屢屢指手畫腳的某位大臣,卻是突然沉默無聲,旁人問時以不曉兵事而推脫再三,實有負敢于任事之名,皇上隆禮之恩。吾等正人君子實在不恥其之為人!
此事一出,可謂京中輿論一片嘩然。
盡管身邊的人不敢將外頭批評的話稟告給林延潮,但這些批評之聲仍是從各種渠道傳入林延潮的耳中。
孫承宗,方從哲他們打算在新民報上撰文反擊,卻被林延潮攔住。
林延潮對于何人在此事背后推波助瀾,可謂心知肚明。
他本想按下陸光祖,讓他自動辭相,但沒料到打蛇不死反被傷。現(xiàn)在滿潮輿論都不利于自己。
當(dāng)時眾人認為,林延潮唯一化解的辦法,就是主動請求取代宋應(yīng)昌為入朝經(jīng)略。甚至宋應(yīng)昌也寫信來請求林延潮替他出任經(jīng)略。
面對如此情況,林延潮反而寫信安撫宋應(yīng)昌,讓他放心盡管放手去辦,自己仍在朝中全力支持。
當(dāng)然林延潮也想過以‘身子有疾’的理由,向天子請求辭官,再讓天子挽留一番,如此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因為身子不好的緣故,無法出任備倭經(jīng)略之職,而不是不想去。
但是這么干會有弄巧成拙的嫌疑,天子可能會因此更覺得自己圖謀入閣,而不愿意出外樹立軍功,甚至拿皇帝來作為擋箭牌,挽回自己的政治聲譽。
所以進不能進,退也不能退,林延潮唯有勉強在朝堂上強撐。而這段日子,可謂林延潮自拜禮部尚書后,在朝廷中最黯淡無光的時光。
這時候天氣已是入秋,因為心情不舒暢,加之天氣變化的緣故,林延潮不小心感冒了,初時發(fā)燒數(shù)日,后來吃藥調(diào)理這才稍稍緩解過來。
不過林延潮仍是帶病工作,現(xiàn)在的他可謂是連病假也不敢請,以免朝中有人微辭。
這一日林延潮又是按時退衙,躺在轎中閉目養(yǎng)神,處理了一日公務(wù),腦殼子有些生疼,明日又要準(zhǔn)備廷議,討論援朝大計。
一事接著一事,又因為感冒初愈,所以林延潮此刻心情不是很好。
轎子路經(jīng)一街時,林延潮忽聽街邊傳來悅耳的琴聲。
林延潮不由睜眼問道:“是哪里來的琴聲。”
“回稟老爺,是一旁的琴館。”回話的新來的吳幼禮,而并非是展明。
林延潮聞言點點頭道:“停轎!”
“這里?”吳幼禮吃了一驚。
林延潮微微不悅,換了以往展明絕不會問這樣的問題,罷了,還是慢慢教吧。
“是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