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零八章 宰一刀-《大明文魁》
第(2/3)頁
他們看了林延潮過來連忙道:“大宗伯(老爺)。”
趙士禎摸了一把額頭上的汗道:“大宗伯,雖出了些亂子,但沒有大礙,很快就能試射。”
林延潮點點頭道:“我知道,不過我發覺一些不對的地方,比如這些操作章程和規范都要普及下來,落于文字,如此一條一條寫清楚,不要有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否則在于火器這樣的精密之事上,就容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趙士禎,徐光啟二人對視一眼。趙士禎道:“回稟大宗伯,此事晚生稍后就會辦,但是其實我與徐兄商量過,認為此沒有大用。”
“這是為何?”林延潮問道。
徐光啟嘆了口氣道:“這古往今來傳授制藝之道,都是口耳相傳,工匠里都是徒弟看著師傅打的,手把手來教,有些訣竅誰也說不個所以然來。而士卒里面也是如此,火器之法,老卒教導新卒,一個教一個,從頭教到尾,再好的法子最后也是有偏差。這落于文字你看這些人如何……如何能識字。”
徐光啟看了一眼旁邊的幾名正在操弄新式鳥銃的神機營官兵,他們都是很樸實的士卒,不過卻都是一臉茫然。
林延潮笑了笑對趙士禎道:“你先寫下來。”
趙士禎問道:“現在?”
林延潮點點頭道:“撿簡略的先寫下來。”
趙士禎連忙道:“小人這里早有一份是上個月請教魯密使者,鳥銃釋放之法,一共九勢,還請大宗伯過目。”
一共九勢?
林延潮聽了趙士禎的話怎么覺得怪怪的,能起出《神器譜》這樣書名的人,真是不一般啊。
林延潮拿起趙士禎所抄錄的文字看過,但見每一式樣都是好幾句話。以林延潮的本事自然是看了一眼就全部記下了,但其他人就難了。
林延潮笑了笑,對著五名神機營官兵中最年輕的一人用手指了指。
那名官兵一愣,一旁神機營的軍官立即道:“大人叫你呢?還不快過去。記著規矩。”
這名官兵不過十**歲,一臉茫然地走到林延潮,倉皇失措地叩了個頭。林延潮溫和笑著道:“不必慌張,起來說話。”
官兵站起身來,林延潮問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
“回稟大人,小的叫盧大木,本地房山縣人。”
“倒是結實得如同大木一樣!”林延潮拍了拍他的肩膀,似他如此大員自不介意與百姓親近,但對于下屬又是一等臉色了。
說了幾句話家常話后,林延潮然后將手中紙張遞給這名官兵道:“將里面的文字念出來!不要慌張,一個字一個字念。”
這名官兵方才得了林延潮鼓勵,正是覺得這位文官倒是少有的平易近人,當即看著紙上的文字大聲念起:“第一勢,倒銃勢!凡銃未,臨陣之時,先裝飽一銃,隨帶至陣上,放畢,取搠(小人這字不識的)杖,將筒搠洗去藥滓在銃者,然后取藥罐將頸門撥開,以左手拇指頂住罐口,倒出火藥在頸上。候管滿以食指將頸門掩住。”
見對方一段念完,徐光啟,趙士禎都是露出震驚的神色。
林延潮看了二人一眼,然后笑著點點頭對盧大木道:“念得不錯,你讀過蒙學?”
盧大木靦腆地笑著道:“回稟大人,小人在官府開辦的義學讀過六年書,胡亂識得幾個字。小人爹娘都說讀書這事沒啥用,將來還不是要襲了爹爹的軍職,當兵讀書有啥用,又不是要考狀元。最后家里還是看在義學不要錢的份上,去學堂里還能收一收野性子,叫先生管著于是沒有反對,但小人卻喜歡……喜歡讀書,也喜歡認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