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俘虜-《大明文魁》
第(1/3)頁
古有千里送鵝毛,今有千里送人頭!
這是林延潮聽完紀,尤二人稟告后,所得到的結論。
現在紀,尤二人都是滿頭是汗,同時臉上還有那么一絲的委屈。
似乎覺得林延潮有些‘不解風情’,畢竟在官場上這樣的事都是可以理解的。
林延潮了解到真相后心道,這二人拿首級去撫院驗看,巡撫孫當了這么久的官怎么會連這點小伎倆都看不出。
但是對方卻睜一眼閉一眼放過,看來是樂意落給林延潮人情的意思。不過再退一步看,林延潮卻不可以收這個人情,如此不是落了把柄,將來也給了言官以口實。
所以既然撫院驗看之后,那么此事就是另外一個說法。
當然紀,尤二人是滿心委屈,大有為你兄長送上這樣一份功勞,你卻來拿捏我的意思。林延潮并非海瑞,若罰這二人,必然是水至清則無魚,此后官場上的官員就要對他敬而遠之了。
因此此事不可罰,要尋另外一個辦法。
林延潮于是對紀,尤二人問道:“那三個被俘的倭寇可有進行盤問?”
“之前三人一直十分虛弱,未曾盤問,本待是連同外面首級一起直接押送進京的,現正在外頭候著。”
林延潮點點頭道:“那正好,本官就與撫院一并對這些倭寇進行審問!”
紀,尤二人都是吃了一驚。
當即林延潮命人拿了帖子請巡撫孫來到了經略行轅。
孫一到,林延潮笑著道:“下面的人告捷,本官心想,這才剛到山東,而此戰卻在本月初五,要向朝廷告捷也當由撫院上奏,豈可有越俎代庖之理,所以正好請撫院來。”
孫看了林延潮一眼,笑著道:“既是經略大人這么說,那么下官也不推辭了,當上奏兵部為將士們請功。”
林延潮笑著道:“先不著急一時,咱們先盤問了倭寇俘虜再行上奏,這才是穩妥之意。”
“經略大人,言之有理!”
林延潮對左右問道:“通曉倭語的通事可請來了?”
左右道:“已在門外。”
林延潮對孫道:“府衙正好有兩個通事,一個是當年行倭的商人,還有一個曾被倭寇俘虜過數年,之后遇到同鄉被贖回!現在提審正用得著!”
孫道:“經略所謀果真周全!”
不久三名倭寇被召至經略大堂,在兩名通事的翻譯下,林延潮對三人進行了盤問。
兩名通事大聲喝問,初時對方不說話,后來才說了兩三句。
林延潮看去其中兩名倭寇手腳粗大,很是粗鄙的樣子,唯獨中間那名十五六歲的少年,頭頂中間頭發短,應該之前有剃過,反觀兩邊頭發長,八成是月代頭,看來能問出什么。
林延潮盯住對方對通事道:“問此人的姓名是什么?”
左邊那個與倭人打過交道的商人當即出聲詢問,對方一愣后,方才答了兩個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