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大明文魁》


    第(2/3)頁

    “或者老人不給一碗飯,只是些感激之語?難道我等可以以為后生是貪圖老人給予虛名?”

    “何為義?義就是合宜,合宜就是合乎于人心,這才是禮字!到底是給予金錢,給予飯食,甚至感激之言,不是看后生要多少,而是當看老人能夠給多少?”

    林延潮身旁陳濟川,吳幼禮都是點頭。

    而柳成龍等朝鮮大臣,則是無不羞愧。

    林延潮正色道:“今日我大明興師討伐倭國,挽貴國于水火之中,爾以為我朝天子是貪圖朝鮮之感激?或是區區一碗飯食嗎?如此致我大明皇帝于何地?”

    李德馨正要俯身再度道歉,柳成龍卻伸手一止道:“上使之言,句句不離義利并舉,這是一分為二,而不是合二為一!難道上使可以否認義利之間,義在利先,以義導利嗎?”

    面對柳成龍的質疑,林延潮失笑道:“柳左相,又說回到理氣之辯嗎?”

    “聽吾一言,朱子曾有云理有動靜,何為動靜呢?就如太極之有陰陽一般,陰陽之間此消彼長,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

    “但無論如何變化,當你之目光投注到太極上一眼的霎那之間,圖上的陰陽卻是分明的!這也是朱子所言始信真源行不至,倚筇隨處弄潺湲!”

    “所以理有動靜之分,是因不用時,合二為一,而用時,要一分為二!義利二字恰如陰陽,如同道心人心之精微。所以從來沒有什么義利并舉,而在于合宜?而合宜是即是要講義也要講利,這就是一分為二。眼下我大明救貴國與存亡之際,如此大恩,貴國又當如何極力報答,以便合宜,合乎于義字?”

    “現在吾不過是提一個分朝之議,對于貴國國土沒有半點減損,對于貴國子民沒有半點傷害,而今貴國卻口口聲聲反對再三,難道這大義只用在約束我上朝,而不在于貴邦嗎?”

    柳成龍提出的話每一句都被林延潮所反駁。

    好一個動靜之分,義利之辯!

    李滉與李珥,東人黨和西人黨幾百年來爭論就被林延潮一言道破。

    李珥義利并舉最大的破綻,在于這是二元論,而不是一元論。所以他到最后也不得不回到義在利先的路線上來。

    林延潮當然也沒辦法,挑戰理在氣先,義在利先在古人心底的地位。

    但是林延潮反過來卻以朱熹的詩而論,我不否認有個真理的存在,但是恰如整條河水的真源一般,我們是走不到的,正如明月映萬川那明月,我是可以看得到,但是卻是走不到的。

    不過我們走到某個具體的溪流旁時,卻可知道這水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就要從兩分法來看待問題了,最后達到解決問題的一了。

    柳成龍深知無法反駁,因為林學的邏輯同樣的強大。因為他的每句話都在完整的邏輯下擊敗了自己。

    先是儒家的義利對立,含有利的義并非是義。引申為明朝幫助我朝鮮既然是大義,即不可對我朝鮮提分國這樣的要求。

    眼見義利對立不成,然后退而求其次,義在利先。你們明朝講大義,我們朝鮮自然會回報,但這回報你不能強要,我們要自己給。就好比你給我修個屋子,免去了雨天在屋打傘之苦,但我只是感激你幾句就完事了,但實際你家中家財萬貫,也就是大義小利。

    林延潮則說不行,權力與義務是相等,也就是義和利必須要并舉,這可不是什么二元論,而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從利人利己兩個角度來看待問題。我們明朝拯救你們朝鮮于滅國的路上拉了回來,這豈是你們幾句感激就可以完事。

    放到過去這是‘興滅國,繼絕世’,人家對你有如此大恩,你也當力所能及地報答,而你們這些東人黨,口口聲聲義利不兩立,義在利先,就是用來賴掉我們明朝的救國之恩嗎?連個小小的分國意見都敢反對,當初朱子的理學就是這么教導你們的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