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大明文魁》
第(1/3)頁
“明軍收復王京!”
“李提督夜焚龍山倉,大敗倭軍!”
“王師兵鋒已越漢江!”
京師的大街小巷里,新民報的賣報人走街串巷到處吆喝。這賣報人的打扮猶如棋盤街的算命先生,身上掛著布褡褳,褡褳的前后兩面袋子都塞滿了報紙。
聽聞明軍大勝的消息,不少百姓都是聞聲而來。
“買個報紙!”
“只收銅子,不收銀錢啊!一份一百二十個銅子!”
“寶鈔能用嗎?”
“對不住這位老爺,寶鈔不能用。”
“給我家老爺來一份,咱是萬歷通寶!”
不多時,賣報人已是賣完。不少人買了報紙急著回衙門或家里分享喜訊,也有幾名百姓拿著報紙站在街頭巷口,他們身邊圍著一圈不識字的百姓,聽著他讀報紙。
這一幕情景隨處可見,京城里的茶館酒肆之間,下至走卒販夫,上至達官顯貴無不興致勃勃的談論。
京城最大的戲館當屬廣和樓了,當年林延潮與徐顯卿等諸翰林也在這里聽過戲。
而今廣和樓里唱得是薛仁貴征東,講得是薛仁貴大破高句麗的事,誰說有些不合適,但人人都明白這是借此贊揚李如松。
戲館里的人邊看戲,邊喝茶,手里還拿著今早新鮮出爐的新民報。
眾人口里不停著議論著評論著報上的文章,人聲之中和著那戲臺上咚嗆聲。
在廣和樓三樓的雅間里,新民報的三巨頭之二葉向高,方從哲都坐在其中,自李廷機被調去為太子講官后,二人就開始搭臺唱戲。
二人臉上都是精神奕奕,關上門后各喝了一口茶。
方從哲道:“這一次真是多虧了進卿的提點,特刊了一版講王京大捷之事,在時報和天理報的前頭,搶占了先機啊!今日這一趟下來,五千份有了。”
葉向高淡淡道:“這也要多虧了中涵你消息靈通,這前方的塘報還未到京,你即已得到了消息。”
方從哲撫須道:“進卿有所不知,這一次我特意派了心腹到朝鮮跟隨在經略大人身邊,一得到軍情,他即可詳細寫下派人加急送至京中,這不與告捷的塘報差不多到了京里。”
說到這里二人都是一笑。
方從哲不知他與葉向高此舉,倒是搞出了大明新聞史上第一次號外及前線記者。
葉向高走到窗臺,負手看了一會雅間下的戲座然后道:“經略這一步棋走得好極了,乍看受迫離京,卻在朝鮮打開局面,不僅避開了眼下朝廷上烏煙瘴氣的黨爭,還能建功立業于外!”
“是啊,去朝鮮是為避禍啊,你說若經略繼續在朝,以今時今日王太倉的驕橫能容得下他嗎?連陸平湖,孫余姚前后兩任吏部尚書都被逐出朝堂了。但若是經略依附王太倉,又會遭到清議輿論的口誅筆伐!這就是兩難之地啊!”
葉向高道:“這也就是所謂‘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生‘吧!’
方從哲道:“經略有這收復王京的建樹,可謂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民,直如陽明先生。不過進卿看到今日奏功的奏章了嗎?經略于自己功勞不提一字,全部推于李提督與宋仁和,還奏軍功三百余人!我看這是不愿居功,以免遭臺閣之忌啊!”
說到這里,下面戲劇又是鳴鑼開唱,但見戲子們陸續從出將入相的兩道門里進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