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大明文魁》
第(2/3)頁
當時小早川隆景年已五十名下無子,但為了籠絡小早川家勢力,所以毛利元就讓小早川秀包認小早川隆景作父親,繼承小早川家家名,作為小早川家下一任家督的存在。
而小早川秀包卻不僅僅是作為小早川家未來家督的身份。他在十五歲時以毛利家質子的身份寄養在豐臣秀吉名下,被得到了其喜愛。
最后豐臣秀吉將名字里的秀字賜予小早川秀包,這在戰國時稱作一字拜領。
這在日本戰國是很常見的事,身為大名經常把名字里一個字賜給家臣,如此拉近二人關系。如侵朝倭軍總大將宇喜多秀家的秀字,也是從豐臣秀吉那拜領的。
而一字拜領又分上字拜領和下字拜領,上字一般指的就是通字。
何為通字,比如幕府將軍足利家通字就是一個‘義’字,如眾所周知的三代將軍足利義滿,還有第N代將軍足利義昭。豐臣秀吉曾經打算認足利義昭為干爹,以武家身份以建立幕府,但為足利義昭拒絕。
至于豐臣家的通字就是‘秀’字,比如豐臣秀吉其子就叫豐臣秀賴。
由此可見下字拜領只是大名與家臣之間關系,而上字拜領類似于大名家族與家臣之間關系。
所以小早川秀包雖不是豐臣秀吉養子,但是有這個‘秀’即可知道,他在豐臣家中是類似于一門眾(自家人)的地位。
小早川秀包是比征朝第二軍軍團長加藤清正還要大的大魚,盡管在關系上加藤清正與豐臣秀吉更親近一些。
至于二人被擒經過也不一樣,加藤清正是在數萬明軍圍攻之中,力戰未逮準備切腹自殺時被明軍‘所救’。而小早川秀包則是在關隘被攻破后逃跑,為搜山的南軍所擒。
所以二人一個表現頑固,一個表現則沉靜許多,也是可以理解。
果真小早川秀包出聲道:“我是關白大人的養子,小早川家未來的家督,請求貴國給我武士相當的地位。”
經過陳行貴翻譯,小早川秀包的話準確地傳入林延潮與眾官員耳中。
林延潮端坐不動,而劉黃裳對陳行貴道:“陳行人,問問他的話是否屬實?”
陳行貴當即作為翻譯與小早川秀包交涉了幾句,然后向劉黃裳回稟道:“啟稟贊畫,此人確實在倭人中地位不低。”
一旁李如梅道:“劉贊畫,我遼軍士卒在碧蹄館中不少都為此倭將小早川所殺,此人不可放過。”
劉黃裳還未說話,一旁于仕廉道:“李游擊,此人當不當斬,要押至京師,由圣上裁斷,除了經略大人以外,我等皆不可擅斷,眼下我們是要從他口中盤問出倭人虛實為上。”
李如梅聞言稱是。
正在說話之間,加藤清正突然暴起對著小早川秀包一陣怒喝,左右明軍士卒一并拉著他,劉黃裳問道:“此人說些什么?”
陳行貴道:“這倭將加藤說讓小早川不可背棄關白,武士只有一死,決不可忍辱偷生!”
林延潮聞言倒是笑了笑,一旁明軍將領無不喝罵,而這時候金千鎰上前跪在林延潮面前道:“啟稟經略大人,此倭將加藤十分殘忍無道,入朝鮮來多次屠殺我**民,這一次攻打晉州城放言城破之后屠城的也是此人,懇請經略大人立斬此人為百姓們報仇。”
聽了金千鎰之言,林延潮不置可否。
這時候加藤清正則對著高坐的林延潮與明軍將領破口大罵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