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任博士擺了擺手,沒好氣的說道:“誰說不是道教經書啊,你看看這字體……” “字體?” 莊睿聞言愣了一下,再向手中打開的卷軸看去,眼睛漸漸亮了起來,“這……這是手抄的寫經卷軸?!” 所謂寫經,即謄抄書寫佛典的稱呼,約起于西元前一、二世紀,即印度初期佛教之時代,其中,印度是以梵語書寫,西域地方則梵語、胡語并用,錫蘭等專以巴利語書寫經典。 后來道教盛行之后,寫經這一稱謂也被其所用,只要是人工手寫謄抄的經卷,都被冠以這個稱呼,在印刷術尚未發達時,寫經實具有弘傳流通之意義與功德。 像神話故事西游記中所說的唐僧取經,其實在真實發生的事件里,唐玄奘所從西域帶回的經書,其大部分就是手抄本,至于寫經卷軸被世人所熟知,則是在一百年前敦煌藏經dòng被發現之后的事情了。 敦煌藏經dòng所出土的經卷古籍,幾乎全部都是人工手寫謄抄的,由于明清之前遺留下來的手寫經書極少,所以寫經卷軸,幾乎就成了敦煌出土文獻的代名詞了。 莊睿的反應也不慢,將寫經的的來歷在腦中轉了一圈之后,馬上開口問道:“任哥,這……這莫非是敦煌藏書?” “我……我也不知道,這卷《太極左仙公請問經》是楷書抄寫的,你看看,這每行都是十七個字,上下及行間都是用淡墨絲欄給區分開的,應該是隋朝的風格……” 任博士接過莊睿手中的寫經,又打量了一番,給這個卷軸斷了年代,接著說道:“明清之前的寫經,幾乎都出自敦煌,我看……**不離十就是敦煌文獻里的一部分了……” 雖然做出了推斷,但是任博士怎么都想不明白,敦煌文獻問世已經長達百年,而已知的那些古卷經書,也都流失在世界各個國家,為何這里又會出現這么一卷經文呢? 而且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估計不僅僅是自己手中的,這佛像內被油紙包裹的嚴嚴實實的物件,恐怕都是這種經文古卷了。 “想那么多干嘛?猛子哥不是說過嗎,在百多年前,曾經有敦煌的道士來過這里,說不定就是那個王道士藏匿的呢……” 莊睿不知道,他隨口說出的這么一句話,卻真是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這些經卷,的確是王道士當年藏匿的。 上個世紀初的時候,王道士和這座古寺的主持jiāo好,在發現敦煌藏經dòng之后,將一批約三萬多本經卷運到此處,只是沒想到幾年過后,那位主持在坐化之前,又邀約王道士來到了這里。 當時主持本想將這些經書歸還給王道士的,只是那時王道士為了保護敦煌遺產四處求援而未果,在敦煌還放著五萬多卷經書不知道如何處置,當然也就沒心思去處理這些經卷了。 加上那時寺廟周圍的沙漠化已經比較嚴重了,運輸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思付再三之后,還是決定將這些經書藏匿在寺廟里。 時隔近百年,當年知道這些秘辛的人早已逝去,如果不是莊睿等人誤打誤撞的來到這里,恐怕這些珍貴的敦煌文獻,還不知道將被埋沒多少年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