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時代表道門的真一教,也是如今大燕國教作為代表之一。 雖然后來滅佛之戰雖然沒有成功,但也讓佛教在天下損失慘重,雷音寺,白馬寺等寺廟傳承甚至退回了凈土之地。 一些地方還留下的寺廟也是人煙稀少,漸漸成了荒涼之地,只有極少數的地方還有些寺廟,但香火卻是十分稀薄。 這些寺廟當中的和尚沒有香火的時候,只能出山化緣。 渝州城當中,就有著一座古剎名叫法喜寺,便是大周朝留下的。 “慧智?大師可是從凈土而來?” 趙青梅笑問道。 “正是,貧僧三月前從凈土而來。”慧智雙手放在胸前道。 “夫人,你知道這僧人是從凈土來的?”安景低聲問道。 大燕建國也有數百年了,所以大燕本土佛教和凈土的佛教也有著一絲差別,但旁人是看不出來的。 趙青梅解釋道:“我們大燕的僧人服飾已經逐漸同化,以淡泊素雅為主,而凈土當中的僧人則還是遵從古訓,服飾并沒有多少變化。” 慧智和尚輕笑道:“這位女施主所言不錯,貧僧出自凈土雷音寺,方才路過此地感受到好似有佛理波動,細細感應竟然在此,便進來一觀,若有打擾,還望施主海涵。” 佛理!? 莫非是菩提珠!? 安景心中一動。 而趙青梅暗中也是眉頭一凝,暗道:雷音寺,這和尚竟然是雷音寺的,慧智和尚,難道是他......? 檀云大大咧咧的道:“大和尚,你怕是搞錯了,我們這是一家小藥館,可沒有什么佛啊道啊的東西。” “不,貧僧并沒有搞錯。” 慧智和尚看向了安景,笑道:“這位施主渾身陽氣充沛,但卻凝而不散,看樣子乃是天生的無漏之境,這樣的人物與我佛天生有緣。” 陽氣充沛,凝而不散,這就是在說菩提珠。 要知道菩提珠被自己用內覆蓋,尋常人根本就感受不到,即使是穆曉云,蔣三甲都渾然不知,但是眼前這和尚卻知曉。 安景還沒有說話,旁邊的趙青梅卻是笑道:“大師,我夫君是不可能出家的。” 那個和尚敢給我夫君剃度,我便殺了那個和尚,那一家寺廟敢收留我夫君,我便滅了那一家寺廟。 “阿彌陀佛!” 慧智和尚雙手合十,可惜道:“那當真是可惜了,沒想到這位施主已經成婚了,這位女施主且放心,貧僧是出家人自然不會做強人所難之事。” 安景看了這慧智老和尚一眼,看樣子這和尚也并非是普通和尚,竟然能夠感應到自己體內的菩提珠。 “我不允許你有一分一毫這個念頭。”趙青梅牢牢將安景護在身后,就像是老母雞護小雞一樣。 “自然。” 慧智和尚笑了笑,“在下從西域而來,繼任法喜寺新任主持,再過一些時日便是盂蘭盆節,歡迎三位施主隨時來法喜寺禮佛上香,貧僧就先告辭了。” 說著,慧智和尚轉身離去了。 “這和尚竟然是法喜寺新任主持。” 安景看著和尚背影暗暗咋舌道。 趙青梅則看著慧智和尚背影,心潮卻是涌動了起來。 西域凈土,出現在了大燕,果真如李復舟所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