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真一山,天尊殿。 嵯峨黛綠的群山,滿山蓊郁蔭翳的樹木與湛藍。 朝陽升起,那巍峨的云峰上,霎時峭壁生輝,山林云消霧散,滿山蒼翠,掩映著雕檐玲瓏的古代建筑群。 山間的階梯扶搖直上,郁郁蔥蔥。 那云霧波濤當中,古典雅致的大殿屹立著。 真一山山脈蜿蜒,足有數十座小山聳立,號稱地下三十三重,而其中五座巍峨高山并起,號稱通玄,沖虛,洞靈,南華四峰,分別取自玄門四大道主之名。 而天尊殿高高在上,便建立在主峰真一山之上。 此時大殿靜謐,三大天尊像高達三丈四,屹立在殿前,而天尊像的下方桌子上燃燒著兩根紅色的蠟燭,好似生出無盡之火。 一個衣衫干凈,素雅的老道士站在天尊像的下方。 端身正立,仰瞻圣像,隨后雙手左手抱右手,右手大指掐右手中指尖,左手大指透過右手虎口掐右手無名指根,身子跪在蒲團之上,額頭輕輕點在手背之上。 這時,殿外傳來了腳步聲,那人靜靜的看著那老道士在拜天尊像,并沒有出聲。 老道士動作行云流水,三拜三叩才結束。 “師叔,有大事發生了。” 等到這時,門口束冠的中年道人才走了進來。 中年道人乃是南華峰的峰主凌元京,在真一教,能夠擔任四峰峰主之位,那可都是真一教頂尖高手,地位還在七大真人之上。 畢竟七大真人隸屬于天尊殿,受天尊殿執首管轄,但是卻沒有實權,四大峰主則不同。 南華峰峰主凌元京,乃是蕭千秋的師弟,在大燕江湖中可謂十分活躍,江湖當中諸多盛事都是此人代表真一教參與,在蕭千秋在鎮壓天下之后便閉關了,此人可以說就代表著真一教在外的一言一行。 因此凌元京也被天機閣排在龍榜之上前十的存在,年輕的時候就是真一教的天之驕子,僅次于蕭千秋,而后更是為真一教立下了汗馬功勞。 最出名的便是在七年前和五毒郎君戴丹書相約一戰,當時這一戰也是十分轟動,不知道多少高手前去觀戰,最終以平手收尾。 戰后凌元京和戴丹書兩人,則在五毒門望的水閣中高談論闊,把酒言歡,引為知己,成為江湖中一段佳話。 如此實力和名望,凌元京跺跺腳,整個大燕江湖都要抖上三抖。 而能夠被他稱之為師叔的不是旁人,正是天尊殿執首俞郢,也是真一教明面上唯一清字輩的高手。 不過俞郢已經退隱江湖,七年沒有下山了,一直在天尊殿中侍奉天尊。 俞郢點了點頭,“說吧,有什么大事。” 凌元京為人成熟穩重,平日將教內事宜處理的也是井井有條,很少來天尊殿向他匯報,今日突然到來事情肯定是不一般的。 “師父,齊云死了。” 凌元京臉色有些難看的道。 俞郢神色則是十分平靜,“怎么死的?” 齊云這個弟子他見過好幾次,而且還是蕭千秋的徒弟,所以印象很深。 除了第一次是蕭千秋正式收徒之外,其余每次都是齊云來天尊殿拜見他。 在俞郢的印象中,齊云的根骨不錯,為人也是十分聰慧,但在俞郢去覺得此人聰慧過了頭,若是打磨打磨的話將來也可成材,但若是想要達到蕭千秋的高度,這基本是不可能。 他對于齊云來講,算不上滿意,也算不上多么不滿意。 凌元京深吸一口氣,才道:“他下山觀看普惠菩薩和林逸揚一戰后,不知道什么原因遲遲沒有歸來,最終被江湖中一個劍客還有一個神秘高手交戰誤殺了。” “誤殺!?” 俞郢聽到這,愣了愣神才道:“這倒是符合他的死法,我早就和他說過,江湖中的水很深,切莫著急.......” 真一教執掌大燕江湖牛耳數百年,威震天下,但是這天下各方勢力也是不可小覷。 除了人皇玄衣衛之外,還有玉衡劍宗的祖師堂,其他五大派也是各有手段,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隱秘的宗門組織。 而這還只是大燕江湖的格局,而那趙國和后金,還有魔教,佛門........ 有的時候,人太過鋒芒畢露了也不好。 凌元京道:“那劍客就是前段時間擊敗普惠菩薩的劍客,而那神秘人的身份卻是未知,根據玉淮所言,此人像是佛門武學,又像是魔教武學........” 俞郢搖了搖頭,緩緩道:“佛門武學與魔教武學并不相兼容,如果有人能夠同時習會,這比李復周還要可怕。” “不過李復周也是奇才,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不得不說這天下真是能人輩出啊........” 能夠將佛門武學和魔教武學融合,不可能是藉藉無名之人,所以俞郢對此并不相信。 凌元京沉聲道:“那神秘人的身份未知,我猜很有可能是別有用心之人,最近大雪山的人也是活躍了起來,但是也不排除是趙國黑冰臺,他們在我燕國也是潛伏了數十年了。” 齊云這樣的人死了,那牽扯的利益和風波自然極大,除了與真一教有恩怨之人外,還有諸多勢力也有下手的可能。 俞郢認真的點頭道:“在這等關鍵時刻,我們切不可妄動。” 當今天下,占據中央之地正是大燕,而風云變化最多的也是大燕,周圍強敵環繞,所有人都在伺機而動。 真一教作為國教,本身的命運便已經和大燕捆綁在了一起。 大燕興盛,他們才有可能興盛。 凌元京猶豫了片刻,道:“根據一些消息得知,那鬼劍客似乎是大羅派燕紹山的傳人。” “哦?” 俞郢聽到這,眉頭頓時一凝,“是疑似,還是確定?” 大羅派燕紹山當年就是他出手追殺的,但是最終被燕紹山重傷逃走了,那是他隱退之前最后一次下山,此事一直讓他耿耿于懷。 凌元京沉聲道:“很大可能。” 作為真一教的高手,他們太清楚這《玉皇經》對于真一教的重要性了。 蕭千秋如今閉關修至一個圓滿,尋求機會,突破桎梏到達大宗師之境界,只要蕭千秋到達大宗師之境,那么天下格局便會大變,而真一教便可高枕無憂,確保三百年傳承。 但是以蕭千秋這樣風華絕代之資,突破宗師桎梏也是千難萬難,若是有了《玉皇經》在身,這概率可就大了許多。 “看來你要親自下山一趟了。”俞郢深吸一口氣道。 “我知道了。” 凌元京點了點頭,“弟子找到那鬼劍客,先禮后兵,若是他愿意交出大羅心法殘卷出來,弟子會和他商議補償,若是不愿意......” 若是不愿意,那就只能用兵了。 “也好,若是他愿意加入我真一教,也算重振我玄門風骨,到時候若是那樓象震也點頭同意的話.......” 俞郢說到這,搖了搖頭,可惜道:“那小老頭肯定是不愿意的。” 樓象震是和他一輩高手,對于此人他可是十分了解。 凌元京聽到這,似乎想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當下冷哼道:“樓象震,行將就木,冢中枯骨之輩。” 當初凌元京游歷江湖之時,便遇到了這鬼谷劍仙他樓象震,兩人初次見面他可是吃足了虧,被那樓象震一陣戲弄。 而后每每遇見這鬼谷劍仙,他都是灰頭土臉,好不狼狽,這讓凌元京對樓象震漸漸生出了惡感。 俞郢擺了擺手,道:“這鬼谷劍仙恐怕只有你師兄下山,才能降服。” 凌元京微微沉默了一番,俞郢這話意思很明顯,就是他俞郢下山,也搞不定這鬼谷劍仙樓象震。 真一教唯有天下第一的蕭千秋出手才能將其制服,從中可見這樓象震的實力。 俞郢最后叮囑道:“切記,此次行事不可稍安勿躁,勿要和佛門起了沖突,遇到魔教之人也要三思而行。” 魔教乃是一個強敵,若是真一教和其率先觸碰上,引發爭斗,對誰來講都不是一件好事。 “弟子自然明白。” 凌元京拱了拱手,準備起身告退,突然他好似想到了什么,“師叔,你說那坐在龍榻之上的那位,他是真的突破失敗了,還是故布迷陣,引蛇出洞呢?” 當今人皇突破桎梏重創,開始密不發報,這消息也一直隱瞞著,只是這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最終此事還是傳的沸沸揚揚,不少人卻認為這是人皇的疑陣。 旁人不清楚,凌元京自然知道,如今大燕人皇久久沒有露面,廟堂之中派系林立,暗流涌動,危機四伏,這讓更多的人心中再起了端倪。 難道這太平人皇真的遭到了重創!? 如果是真的話,那么大燕就不太平了。 俞郢沉默了半晌,突然笑道:“不知道。” ....... 興平十四年,一月二十九。 玉京城,百花井巷。 天朗氣清,萬里無云。 蔣三甲像往常一般起床,洗漱,隨后倒了一杯清茶,便坐在了石凳上,看著自己的雙手。 看命入手,先定生死。 昨晚聽了一夜的小曲,但是他的精神狀態卻是極好。 “國運?” 蔣三甲像是自嘲了一聲。 “蔣大人,時候到了,諸位大人都在欽天臺候著呢。” 這時,門外傳來了平德公公的聲音。 “來了。” 蔣三甲輕輕推開門,走了出去,“人都來了?” 平德公公笑道:“是啊,連皇后娘娘和天陽侯都來了,這兩人平日就是老奴見得都少。” 在大燕軍伍當中,有三大軍侯,其中武侯率領三十萬大軍坐鎮地牢關,著重防御后金王朝,還有平鼎侯在玄清山脈附近,抵御趙國。 最后這天陽侯率領天衛,坐鎮玉京城。 天衛與朱雀門僅有一墻之隔,只要宮闈中出現任何變動,除了大內禁軍之外,天衛便是第一時間趕到,從中可見天衛的重要性。 自從人皇重創之后,天陽侯也是很少上朝議事,每日在天衛大營深居簡出,大部分拜帖邀見也是被退回。 “我知道了。” 蔣三甲點了點頭,吸了口氣,“這天氣越來越暖和了。” 平德公公笑道:“是啊,桃花都要開了。” 說著,兩人向著欽天臺走去。 “桃花嗎?” 蔣三甲微微一怔,不由得道:“桃花美啊。” “老奴也覺得這桃花美。”平德公公說到這,躊躇了片刻才小聲道:“不過娘娘卻不喜這桃花,以前坤寧宮還長著兩只千瓣紅桃,但是她卻讓老奴給砍了。” “是嗎?” 蔣三甲哈哈一笑,沒有在說話了。 平德公公看到蔣三甲似乎不再言語,也沒有在說話了。 玉京城街市上車水馬龍,繁花似錦,還能聽到那箜篌的聲音響起,引得路人一陣癡醉。 蔣三甲走的很慢,神情當中也是帶著一絲悠然,一絲陶醉。 平德公公想要說什么,但看到蔣三甲那一雙渾濁的雙眼,最終欲言又止。 約莫兩刻鐘的時間,兩人才來到了欽天臺。 此時欽天臺上,四周布滿了披肩戴甲的士卒,除此之外還有那大燕朝堂的文武百官。 趙天一抬眼望去,淡淡的道:“蔣大人,你倒是悠閑的很,可知這滿朝文武皆在等你一人。” 蔣三甲笑了笑,沒有理會趙天一的話,而是向著欽天臺上走去。 趙天一眉頭微挑,但是卻沒有說話,心中卻是微微嘆了口氣。 旁人不知道,但是他卻清楚,若不是蔣三甲自己愿意的話,就算是將脖子架在他的脖頸處,他都不會站在這臺上。 而能夠讓他自愿站在臺上的人,不是旁人,正是那容貴妃。 她,這是在逼死蔣三甲。 周圍文武百官面面相覷,在大燕中除了人皇之外,可能也只有蔣三甲敢如此態度對待趙天一了。 遠處,觀禮臺上。 一女子坐在案幾旁,一身金銀絲鸞鳥朝鳳服,兩袖旁繡著大朵牡丹,鮮艷無比,如瀑布一般的秀發,彎彎柳葉眉,一雙明眸嬌艷的雙眼,嬌嫩的櫻唇現在正微微上翹著。 此人姿色,讓人看完一遍后便會不再忘記。 她正是當今大燕朝的皇后。 禍國殃民,閉月羞花也是不為過。 趙國教使曾垂涎皇后姿容,放出豪言只要大燕人皇將皇后拱手送到趙國,他便十年不犯大燕邊境。 此事,自然是不可能發生。 在其旁邊還坐著一少女,姿容與其有七八分的相似,少了些許嬌艷,但卻多了幾分稚嫩,青澀之氣。 少女則是皇后的獨女安樂公主,趙雪寧。 “母后,那人就是鬼谷傳人神算子?”趙雪寧看了一眼臺上蔣三甲撇了撇嘴道。 “是他。” 皇后看了蔣三甲一眼,有些唏噓道:“當初第一次見他是,還沒有這般蒼老,如今不過十幾年,感覺他已經老了幾十歲一般。” 趙雪寧問道:“聽說他卦算能算出天機,可是真的?” “一絲天機吧。”皇后沉吟道。 天機嗎? 最多算是洞悉一二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