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終章 九三年(十九)-《新順1730》


    第(3/3)頁

    借的錢,得按照大順律的頂格利息算利率,三年翻番。這是一份錢。

    遷牲口的時候,牲口是按照春天定下的數量,秋天再弄走,那這一個牧期的長膘,又是一份錢。

    一般來說,這種事若在中世紀,實屬正常。

    就和歐洲的領主和猶太人一樣,借錢,不想還,那就殺猶、驅逐猶太人唄。

    然而,問題在于,在這邊做買賣的,可不是無力反抗的猶太人。

    其幕后的資本,那都是京城的勛貴、軍事貴族、御用大商人、皇族等等。

    這就沒辦法了:想欠債不還?行啊,打進紫禁城來囚禁債主嘛。

    問題不是打不過嘛。

    尤其是鐵路修到了張家口繼續向北之后,上次叛亂火燒商鋪的事一出,這邊鐵路直接把兵運過去,迅速平息了事端。

    某種程度上講,在蒙古地區活動的商會,就是大順的東印度公司,而且顯然還是轉型前的、以商業資本主義劫奪為目標的那種原始東印度公司。

    這和大順在南洋等地的手段,就完全不同。

    一個是無意識的工業資本主義思維;另一個則是無意識的商業資本主義思維。

    當然,最主要的問題,在于大順面對爪哇的土地,印度的土地,總能知道可以嘗試著試試自己熟悉的辦法,畝稅制。

    可面對著蒙古游牧區,大順這邊也著實只能如此,根本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因為,這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那要辦的事可就多了去了。

    改土歸流、劃分牧場、取消血緣繼承、重整和蒙古貴族的關系等等,一堆堆的事,遠不是說一場簡單的改革就能解決的。

    當然,朝廷也樂于如此。怎么看,蒙古各部,都在“私有制的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的規則下,實質上被大順這邊的商業資本所掌控了。

    只要大順有本事、有軍事力量,保證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的規則——李自成起義的時候,明顯是反這個規則的,但顯然此一時彼一時——那么實質上,大順就牢牢拿捏住了蒙古地區。

    當然,這種事也十分正常,非常容易理解。

    很多人以為的資本主義萌芽,是萌芽了、發展了,于是蒙古地區放羊剪羊毛、把羊毛賣給萌芽區發展紡織業、然后再用羊毛的錢換回所需的生活用品。

    于是,在偉大的資本主義萌芽下,一切都欣欣向榮。工業發展起來了、市場擴大了、生產力提升了……

    然而,實際上的資本主義萌芽,則是:高利貸橫行、劫奪制、商業掠奪、壓低價格、低買高賣、強取豪奪、軍事鎮壓。

    竭澤而漁到,蒙古地區一些部族欠的債,把部族所有的羊都賣了,都未必還的起。而很多地方的羊,還沒生羔子呢,就不得不拿去抵債了。

    本來這就是很正常的事。

    荷蘭的商業資本主義就是這一套,在本國如此,在南洋也是如此。總不能說荷蘭都不叫資本主義吧?

    大順在蒙古地區搞得這一套,肥了許多人,也促成了華北地區一些地方的棉紡織業、皮革業、毛毯業、毛紡織業的發展。

    而通過這種原始積累拿到了第一桶金的京畿區的資本,又把他投入到諸如包買制的棉紡織業上,用印度爪哇的棉紗發展華北的家庭分散的織布行業,依靠著北部市場大行其道。

    大順南北兩個金融中心的格局,已經逐漸成型。

    但也意味著,舊天下,無法和平地、不過于流血地過渡到新的天下。

    最內核的大順內部的小農地主問題,還未觸碰。即便只看外部,已然是從歐洲到印度、從南洋到蒙古,各地都已經矛盾叢生。而且,都是些之前并未出現過的、讓這群人有些無所適從、有點不太會以史為鑒的新矛盾、新問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