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終章 九三年(三十)-《新順1730》


    第(2/3)頁

    “如今內地的工商業,靠的正是租子的糧食。”

    “地主收租,又吃不了這么多糧食,必要售賣。他這糧食售賣出去,以他售賣的這些糧食為基礎,內地州府的工商業方能發展起來。內地州府的工商業,所分配的糧食,恰恰是因為地主收租的存在。”

    “若真均田……”

    “你不妨想想,原本要交五六成的租子,自己只能吃剩下的那點。不免要瓜菜度日。這流入城市工商業的糧食便多。”

    “可若真均田了,他不用交租子了,便想著從地瓜變為窩窩、從窩窩變成饃饃。”

    “均田之后,百姓必要先吃飽,然后才肯把糧食交易,剩余的糧食方能成為商品。”

    “是以,我以為,若真均田,內地州府,工商業未必發展的起來。反倒是很可能,工商業崩潰,無有糧食,城市必亂!”

    “現如今,內地州府,其實全靠租子養著。地主收租,他又吃不得那么多,如此才讓大量的糧食流入市場,工商業方可興盛、城市方可形成。而真要均田下,這原本依靠地主租子作為商品糧的城市,必要崩潰、缺糧。”

    “是以說,我以為,此事仍要仔細思索。”

    “天朝廣闊縱橫萬里,非比歐羅巴小國。說什么重農主義、自由貿易,運輸所限、物流所限,工商業終究還是要走州府中心、星羅棋布之路。”

    “而要發展工商業,沒有糧食,絕不可能。而均田之后,城內糧食必少……”

    “既興國公言,工商業方為未來,那么,我看,均田不會促進工商業發展,反倒會阻礙工商業發展,甚至竟使城市崩潰。”

    既是雜學繆行同異,那么內部有不同意見,實在正常。

    雖然說,他們嘴上說的,都是劉玉說過的東西,但正所謂劉玉說過的話多了,從最進步到最反動,從均田到支持兼并,似乎都能找到對應的話。

    兩邊都是以工業作為未來去看待的,可到頭來,竟然連均田有利還是有弊,都尚有爭執。

    可要說后者說的一點道理都沒有?

    那也不是。

    內地一些交通不便的城市,確確實實,靠的是“租子”這種農產品的強制占有為基礎而存在的。

    也確實,均田之后,農民肯定會選擇先吃飽,然后剩余的糧食才肯拿出去交易,作為城市的商品糧。

    而舊體系下,大順又不是沒有城市。相反,大順的城市還不少呢。這些城市,可以說,全是靠“租子”這種商品糧而存在的。

    一旦把基礎的東西改了,只怕立刻會陷入城市混亂的局面,工商業大為蕭條亦未可知。

    然而支持均田一派的人,卻冷笑道:“這等話,幾十年前,興國公和顏李一派爭執的時候,便解決了。”

    “均田是手段,而非目的。”

    “均田之后,加增賦稅,只是原本六成租子,變為二成稅。以此五一稅,借天下十億畝土地,歲入上億,而造船、遷民、最終使得五口之家、百畝之田。”

    “如今,人均不過三四畝地,自然沒什么商品糧。你所言,也不是沒有道理,三四畝地,自己若能吃飽,剩不下多少。遠不如六成租子的時候,地主拿去城里換錢,做城中工商業的基石。”

    “但,若能遷民扶桑、南大洋各地,五口之家而有百畝之田,難不成一個人能吃二十畝地的產出?”

    “到時候,他吃不了,自然會賣。”

    “在這期間,城市或許崩潰、或許蕭條。”

    “但,不破不立。三十年后,大東進運動完成,屆時城市自然會發展起來。而且,糧食充足。”

    “所以,昔日興國公與顏李后學相爭,在‘均田乃天下第一仁政’事上,大加爭吵。”

    “如今,大爭之世。天下地球已定,就這么多的土地。”

    “均田、重稅、遷民、東進,此方為真正第一仁政。若只均田,那也算不得什么真正仁政。”

    “趁著如今,內地工業尚未大發展,先破后立。”

    “大不了,廢掉內地的城市,待完成均田、遷民之后,再建便是。揚州千年風化尚可為邱墟,別處難道不可為代價?”

    “沿海地區,先發工業。內地工商,重洗、蕭條,亦不是不可接受。”

    “是以,此時改革科舉,實在毫無意義,甚至極為反動。”

    “此時改革科舉,朝廷的意思,多半是希望保持原樣,而讓城市工商逐漸發展。可這樣,先天不足、胎里帶病,越是發展,將來推翻重來,便越是痛苦。”

    “興國公說,工商業是糧食的一種分配手段。你雖也這么念,可你卻并不知其深意。”

    “興國公的意思,是說工商業最開始要和糧食交換。而交換的糧食,是靠被土地兼并而強行剝奪的地租?還是自耕農自己生產后吃不完的糧食?”

    “若是前者,那有上限的。尤其是市場的上限,手里拿著地租糧食交換工業品的,他自己能穿幾尺布?”

    “到頭來,工商業發展下去,也無非是以這些地主鄉紳為目標的工商業。”

    “或綾羅綢緞、或美酒佳肴、或歌舞伎樂、或底野迦等害人之物,這等工商業,可不是興國公言的工商業。”

    “興國公言的工商業,是以工業為主,以棉布、鐵器、生產工具、機械等等這些。”

    “而這些,必要賣給生產者,而不是純粹的食利者。”

    “故而,要先把糧食生產者給解放出來,方可發展工業、而后商業。此才能潛力無限。”

    “否則,內地工商,全都圍繞著地租盈余,以食利者為市場的工商,非正經工商、至少絕對不是興國公所言的那種未來的工商業,且上限極低!”

    “欲要上限高,必以農業為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