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 做一枚稱職的棋子-《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1/3)頁
針對黃巾起事造反的大局面,皇甫嵩上表,請靈帝停止斂財,拿出西園錢財犒勞士兵,招募軍隊。
同時,解除黨錮,用黨人。
靈帝不傻,面對江山傾覆的危局,他可以放棄很多東西,比如錢。
所以皇甫嵩的前一個要求靈帝猶豫了一下就答應了。
但是后面一個要求,靈帝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
關鍵時刻,還是身邊的親信宦官呂強站出來告誡了靈帝。
呂強的話讓靈帝猛然意識到這份奏表或許并非是皇甫嵩本人的意思,而是受到黨錮之禍牽連的士人們對他這個大漢帝國皇帝的最后通牒。
呂強是這樣說的。
“黨錮久積,若與黃巾合謀,悔之無救!”
那一瞬間,靈帝仿佛看到了無數士人用怨毒的目光盯著他看,那種目光是如此的怨毒,是如此的恐怖。
仿佛下一秒鐘就能將他穿心而死。
靈帝陡然驚醒。
他意識到自己的統治是需要這些社會精英階層的幫助和維護的,一旦他們拋棄了漢帝國,那么漢帝國就將在事實上滅亡。
他們掌握知識,在誰的手下都能做官!
改朝也好換代也罷,他們壟斷了知識,壟斷了教育,他們就是不倒翁,而誰做皇帝,他們就和誰合作,皇帝離不開他們,這是他們的免死金牌!
黃巾起事如此聲勢浩大,八州之地已經受到攻擊,漢朝的統治危如累卵。
這是靈帝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的事情。
在他看來,這兩件事情都不是好事,但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為了讓漢帝國存續下去,他寧愿選擇讓士人重出江湖,重新主政。
大不了之后繼續幫助宦官就是了。
于是在三月壬子日,靈帝宣布大赦黨人,開黨錮之禁,讓被流放到邊境的士人回到家鄉。
同時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以備軍資,推舉眾將領的子孫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面試,準備作戰。
不得不說,靈帝的妥協和服軟是十分有意義的。
東漢帝國這架老舊的機器也還是能勉強運轉起來的。
旬日之間,各方都動員了起來,各種勢力各種代表齊聚一堂商量應對黃巾軍的策略,各種選拔將領各種刺探敵情,頗有群策群力的表現。
此后發生的事情足以證明黃巾起事最大的力量來源并非是張角,也不是地方豪強,而是士族。
只有飽讀經書知識完備且掌握相當一部分地方人力物力資源的士族才能提供完整的戰略戰術和輿論支持。
只有他們才有資格支持張角推翻漢帝國。
而士族一旦決定停止行動,黃巾軍就在事實上被拋棄了。
如此聲勢浩大的『起義』,開局猛如虎,然后一年不到就被平定……
本來以為是個王者,結果只是個青銅。
不科學吧?
其實稍微算一算,張角在靈帝建寧初開始傳道,一直到光和七年起事,和第二次黨錮之禍的持續時間高度重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