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 蔡邕彈琴送郭鵬-《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蔡琰笑著點了一下妹妹的小腦袋。
她們這個年紀,對于官位高低還不是那么的敏感和看重,蔡琰更在意的,反而是郭鵬所說孟母三遷的故事。
這段言辭之中,多有為她們姐妹辯解維護的意思,這讓蔡琰有些感動。
她當然也知道父親是多么渴望有一個兒子,也知道在大漢朝一個女子是多么的柔弱無力,多么的危險,沒有父親丈夫兒子就無法立足,也根本難以想象獨立生存的樣子。
父親雖然疼愛她們姐妹,可是終究還是感嘆自己沒有兒子,沒人承繼香火,敏感的蔡琰聽到這種話,心里也很難受。
她無法認為這是錯的,她不知道這是錯的,也不知道女子可以有其他的生活方式,不過即使她知道,也該感到絕望。
因為那不是現在,而是一千八百多年以后的未來了。
那是她無論如何也等不到的未來。
不過這并不妨礙她被郭鵬所說的故事所激勵。
大名鼎鼎的亞圣孟子,若是沒有作為女子的母親為他三次遷移住處,就很可能做不得亞圣。
那么大名鼎鼎的人物也離不開一個女人對他的影響,這難道不足以說明女子很重要嗎?
她想著,她未來也要做一個和孟母一樣有名氣的母親,將她的孩子培養的和孟子一樣厲害,然后讓史書上都留下她們母子二人的名字。
這樣一來,父親一定會以自己為驕傲的!
少女蔡琰開始暢想那樣的未來,而懵懵懂懂的蔡琬并沒有在想自己會有怎樣的未來。
少女在期待著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的同時,郭鵬也在更加努力更加忠實的為自己的未來籌謀。
郭鵬不斷的接見江東士族子弟,與他們交流,談心,喝酒,出外納涼,進入山中與他們交游。
一些在吳郡周邊很有名望的名士聽到郭鵬來了,也紛紛趕來和郭鵬相見,希望能和郭鵬暢談天文地理風俗人情,還有人更喜歡戰爭,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
自然的,發表他們自己的見解才是最關鍵的,因為他們也非常渴望可以得到郭鵬的夸贊,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名望,甚至一舉成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