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一 悲壯的糜氏-《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用這種刺猬一樣的方式向無數比自己強大比自己地位更高的家族傳達自己隨時都可以魚死網破的決心,這才得以保住糜氏的家業和財富。
不要命的家伙人人都不想招惹,真要把糜氏惹急了,他們分分鐘宣布造反,拼著魚死網破也能把徐州攪的一團亂麻,大不了大家同歸于盡。
到時候那些士族大家也不一定能討的到好處,搞不好自己也要陪葬,所以這幫人權衡利弊,也就讓糜氏這么存在下來了。
糜氏也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所以花很多錢打點地方官員的關系,拼命的做好事,為自己營造一個很好的名聲,從武力和社會監督兩方面保證自己家族的安全。
當然最根本的還是糜氏不可小視的潛在武力,家中的上萬人平時為農民,戰時直接拔刀參戰,威懾力一點都不小。
所以郭鵬一直都覺得糜氏歷代的當家人不僅聰明,還很悲壯。
個個都有隨時和圖謀家產的人魚死網破的精神,就靠著這股風瘋狗一樣的精神氣,他們才能存在到現在。
但是糜氏一直都非常渴望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一直都非常渴望擺脫這種尷尬的處境。
給了糜氏第一縷希望的是陶謙。
陶謙成為徐州刺史之后,身為外地人空降徐州做官,需要拉攏本地的『自己人』來幫助自己站穩腳跟,糜氏就進入了他的眼簾,于是陶謙辟召糜竺擔任別駕從事。
糜竺感念陶謙的恩遇,在陶謙治理徐州的時代一直都緊緊跟隨陶謙的腳步,為陶謙治理徐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隨后,在陶謙死后把徐州牧職位交給劉備的時候,糜竺也是忠實執行他的意愿的那個人。
當然糜竺遵從陶謙的意愿不僅僅出于感念他的恩德,更是因為劉備愿意和他交往,并不歧視他的卑賤出身,也愿意依靠糜竺在徐州站穩腳跟。
于是糜竺不惜一切代價的結交劉備,給錢給女人給兵馬給物資,自己的一切全部都給劉備,把流離失所失去一切的劉備給奶活了,劉備才得以重振軍勢。
劉備不是忘恩負義的人。
所以雖然糜竺糜芳兄弟能力有限,但是糜竺到底換來了比諸葛亮更高的地位,糜芳也得到了南郡太守這個兩千石的職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