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反抗這個皇朝并不是最優選擇,這個皇朝現在所代表的,正是他們的利益。 推翻這個已經成為他們的利益維護者的皇朝對他們沒有好處,那么換一個皇帝就是最優選擇了。 劉宏已經開罪了全天下士人,全天下士人都很厭惡他。 這樣的氛圍愈演愈烈,已經濃郁到了連郭嘉都感受到的地步,但是郭嘉很明顯還察覺到了一些其他的東西。 這個東西是什么,郭嘉沒有告訴郭鵬,估計他也不會輕易說出來。 “你既然對兵法有興趣,那么,我與你談論一些兵法的問題如何?” 以郭鵬數戰全勝的的『名將之姿』的名望和他談論軍事,郭嘉頓時非常高興的接受了郭鵬的邀請。 于是兩人便以已經發生過的并且是郭鵬親身經歷過的戰爭為論點,兩人開始討論起了這些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最優解。 談論之間,郭鵬發現郭嘉的思維非常敏銳,對軍事方面好像有些天賦,可以很輕松地找到一些非常關鍵的地方,直接切中要害,并且提出相對應的解決的辦法。 自然,十七歲的郭嘉并不是沒有缺點的。 他從未離開過家鄉,從未真正的接觸過軍隊,對軍隊也好,地方政務也好,行軍打仗的過程也好,只是一個大而化之的概念,沒有真正的理解。 這不是讀書思考可以解決的,必須要經過真正的戰爭,真正的設身處地的去體會,去感受,去實踐,然后才能明白。 于是,郭鵬對郭嘉所犯的一些錯誤進行了糾正,并且告訴郭嘉,因為這些實際的錯誤,他的計謀不具備實際操作性,或者實際操作之后就會發現根本行不通。 這樣的計策要是真的被采納了,害死三軍的,就是這樣的計謀。 戰場經驗豐富的郭鵬是專業人士,比郭嘉要專業的多。 被專業人士指出了自己的錯誤,本來神采飛揚的郭嘉頓時臉色漲得通紅,對著郭鵬鞠了一躬。 “府君教訓的是,嘉,狂妄了?!? 能接受自己的錯誤存在,能認錯,好,那就有改正的機會。 “你的思維極其敏銳,能發現很多連我都發現不到的東西,這是你的優點,但是你要知道,這是事后,你站在事后的角度去看待這些事情,你自然具備了全局之大觀。 但是真正的戰爭之中,你所看到的是一片迷霧,你無法了解全局,掌握全局,軍隊不會像你手指的一樣,你指到哪里就到哪里,完全不考慮時間和士兵的體力問題。 比如你所說的河北大軍與河南大軍互相策應的作戰以及聯合作戰,需要多少人來回奔走的聯絡,中途會發生多少不可預估的事情,你不知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