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走錯了路的人,縱使生前無恙,身后,誰又敢說自己的子孫后代不會遭到災禍呢? 這句話,郭某人原原本本的奉還給那些人,而且,郭某人還要加上一句——你們身前就會遭到災禍。 所以,很湊巧的,郭鵬幾乎就在同時開啟了新一波的反腐行動。 這只是一個巧合而已。 郭某人如此說道。 郭某人責成自己的叔父、前漢廷尉和現任魏國御史大夫郭鴻與大小橋之父、御史中丞橋蕤領銜的魏國御史臺動手,對整個魏國官場進行反腐行動調查,提出了絕對不讓貪贓枉法的官員繼續為所欲為的口號。 郭鴻和橋蕤都是很聽命令的人,只要郭鵬有令,誰都可以查。 于是兩人領銜御史臺調查組對于貪污腐敗的官員進行迅速的立案調查,對于查處出來的違法官員予以逮捕和貶斥,行動效果很大。 到郭鵬第二次拒絕小皇帝封王的詔令之后,郭鴻和橋蕤已經對二十多名中央和地方的官員被逮捕問責。 他們被直接削去了職位,家人也遭到了牽連,有兩個貪污數目很大的官員直接丟了腦袋,不僅如此,家中男丁被流放,女子被發賣為奴。 不過雖然此次行動的確是證據確鑿。 但是如果有心人稍微排查一下,調查一番,就能知道這幫犯事官員都是有點問題的。 比如他們的家中或者與他們牽扯頗深的某個人曾經發表過不利于郭某人的言論,甚至于他們本人自己也在私下里發表過類似的言論。 然后就被臨淄營揪了出來。 當然了,知道的人不多,想到這一層的人也是不多,只是有不少人覺得在這個檔口搞反腐行動有點奇怪。 但是郭鵬一直以來都是定期搞反腐行動的,搞反腐行動搞得那么頻繁的,郭鵬還是頭一號人物。 郭某人的政治打擊永遠都不會來得太遲。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腐努力之后,到了小皇帝第三次派人來到鄴城前夕,郭鴻和橋蕤已經累計處理掉了三十六名腐敗官員,還順帶著揪出了七名軍隊里的中級軍官貪腐的事實,被一并處理。 處理掉了這些貪官污吏之后,魏國官場風氣為之一清。 不僅如此,連反對郭某人稱王的言論都少了許多。 于是在第三次郭鵬決定辭讓皇帝封王的命令之時,鄴城官員再次在程昱的帶領下請求郭鵬順應皇帝的命令,進位魏王不要繼續讓皇帝為難。 不過郭鵬還是拒絕了,說自己德行淺薄,實在不配做魏王。 在此之后,整個鄴城已經不太聽得到反對的聲音了,尤其是提出白馬之盟的聲音已經完全消失了。 在郭某人的大本營里,反對者的聲音幾乎消失不見,大量官員和軍隊武將不斷上表,競相上表,希望郭鵬進位魏王,順應民心。 第(2/3)頁